來源:人民網時間:2025-09-10
當鏗鏘的蒲劇鑼鼓在鄉村舞臺敲響,唱腔中傳遞的不再只是古老的忠孝節義,更有新時代的文明風尚。在臨汾市翼城縣,當地以戲曲為媒,讓“最初中國 文明臨汾”宣傳“活”了起來。
翼城縣文旅局創新推動“送戲下鄉”升級,將“文明十小事”“健康十小事”“環保十小事”等主題編入蒲劇唱段,用鄉音鄉韻講述百姓身邊的文明故事,實現“戲曲搭臺、政策唱戲”,真正讓新風吹進心坎、讓教化潤于無聲。
據介紹,翼城縣文旅局組織創作團隊和蒲劇演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從日常點滴中汲取靈感,將垃圾分類、文明出行、健康生活等主題,轉化為鮮活生動的戲曲情節。
“我們既要當好編劇,也要當好學生,只有自己先學懂弄通這些文明規范,才能把它們變成群眾喜聞樂見的唱段。”翼城縣蒲劇團負責人說,演出形式的創新,讓文明宣傳事半功倍。在保留蒲劇傳統韻味的基礎上,劇團巧妙融入現代元素,借助貼近生活的小故事,娓娓道來文明理念。每場演出還配套發放圖文并茂的宣傳手冊,讓觀眾在享受藝術的同時,更深入理解“三個十小事”的具體內涵。
不少觀眾表示,這種宣傳方式親切自然,比傳統發傳單、貼標語更具吸引力。“戲里唱的都是咱們身邊的事,既好聽又易懂,還能學到新知識。”一位村民觀演后感慨道。
翼城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化“戲曲+宣傳”模式,創作更多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文藝作品,讓文明宣傳更接地氣、更有溫度,真正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傳播效果。(李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