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時間:2025-09-08
近日,山西運城市垣曲縣在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大鯢放流行動,持續為這一珍稀物種的野外生存“加碼”,也為全縣構建穩定的自然生態體系注入持續動能。
放流現場,工作人員依照相關指標,對大鯢的質量、數量、規格逐一驗收。在公證人員全程監督下,一尾尾活潑健壯的大鯢被緩緩放入清澈的山澗溪水中,正式“入住”自然新家。
據了解,大鯢俗稱娃娃魚,有動物演變“活化石”之稱,2020年被列入國際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保護目錄,是我國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此次放流的大鯢苗種體長大于8厘米,由歷山大鯢繁育基地利用野生親本人工繁育,經過仿生態養殖后,對水體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成活率大幅提升。
近年來,垣曲縣積極落實生態保護主體責任,持續加大生態環境系統保護與修復力度,截至目前,垣曲縣相關部門已在歷山大鯢棲息地進行了多次增殖放流,放流大鯢魚苗共計約8000尾。通過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打擊非法捕撈、水域環境治理等一系列生態保護措施,有效促進了漁業資源的恢復與水域生態環境的改善,為筑牢流域生態安全屏障提供了堅實保障。(崔小娟 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