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時間:2025-09-08
早上10點,晉城市陽城縣皇城相府景區,清脆的開城鑼聲與宏亮的“圣旨到”響徹街巷,大型實景演出《迎圣駕》拉開一天的文旅序幕;11點,高平市喜鎮蘇莊景區里,紅楹聯、紅燈籠交織出喜慶氛圍,一場中式婚禮演出正還原傳統婚嫁的熱鬧場景;
下午3點,陵川縣有“太行小江南”之稱的武家灣村里,“水上狂歡+森林氧吧”為游客驅散夏日燥熱;夜幕降臨,城區司徒小鎮的《千年鐵魂》準時上演,1600多度的高溫鐵水在匠人手中飛濺,化作漫天璀璨“煙花”……
皇城相府景區內演員與游客互動。人民網 馬夢迪攝
從晨光熹微到繁星滿天,行山、看水、賞古建的旅程,勾勒出晉城文旅康養的獨特魅力。如今,越來越多游客走進這座山西東南隅的城市,開啟一場以康養為主題的微度假。
在晉城市民眼中,家鄉五年間實現了蝶變;在外地游客心中,晉城的差異化特色令人難忘。過去五年,圍繞打造“東方古堡、人間晉城,云錦太行、詩畫晉城”的城市文旅品牌,晉城六縣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走出差異化發展路徑,共同“聚”起全市文旅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圖景。
全域布局:打破邊界,六縣區共筑“一盤棋”
在晉城六縣區中,陽城縣文旅產業起步早、基礎實,擁有全市唯一的5A級景區——皇城相府。依托“東方古堡”與“帝師故里”兩大核心標識,皇城相府持續發揮龍頭引領作用,輻射帶動周邊資源協同開發,如今已形成涵蓋六大景區、七座酒店、百余家民宿客棧,融城堡、山水、田園于一體的生態文化旅游區,構建起“五位一體”的產業集群。
游客既能在皇城相府感受帝師府邸的恢弘,也能在郭峪古城的街巷中品味煙火,在海會書院觸摸唐宋文物的溫度,或是在華陽山森林公園徒步、九女仙湖泛舟……這一“大景區”戰略讓陽城文旅煥發新活力,年接待游客超200萬人次。
“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陵川段。人民網記者 王帆攝
與陽城不同,陵川縣文旅康養產業起步較晚,卻精準抓住“好山好水好空氣”的優勢,打出“清涼經濟牌”。圍繞“山地康養”主題,陵川以“太行山精品民宿集聚區”建設為核心,按照“一宿一主題、一宿一特色”標準,培育出“森林康養”“旅居康養”“中醫藥康養”等多元民宿業態。如今,陵川僅精品民宿就達34家,帶動全縣近700家民宿發展;今年前半年,旅客過夜人次達124.64萬,同比增長70.11%,暑期“一房難求”更成常態。
?
高平喜鎮蘇莊。人民網 馬夢迪攝
不止陽城與陵川,晉城六縣區各有專攻:高平通過“有喜”“有福”“有禮”“有樂”“有戲”等系列品牌,推進古村活化利用;城區以產業集聚提振消費、發展夜經濟;沁水探索“政府資金建配套、民間資本做業態”新模式;澤州以“演藝+文旅”打造“跟著演唱會去旅行”IP……
正是這種差異化布局,讓晉城從局部探索走向全域發展,成為山西省首個獲評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地級市,全市域真正實現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產業煥新:從“資源稟賦”到“品牌賦能”
“東西兩大陽,南北四寨上,沿河十八莊,七十二條巷。”循著古老民謠,走進澤州縣大陽鎮,2600多年的歷史沉淀下,城池寨堡、官宅商居、樓閣津梁星羅棋布。
作為晉城“百村百院”工程的示范項目,大陽鎮通過“整治入市、租賃流轉、作價入股、自我盤活”四種模式,讓6個村的閑置土地“活”了起來,沉寂的資源變成活化的資產、流動的資本,村民變股民,村集體經濟也隨之壯大。
“百村百院”工程是晉城文旅康養布局的重要支撐,自2020年啟動以來,依托古堡文化與山水資源,以“太行一號文旅康養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示范帶”“百里沁河生態經濟帶”為牽引,優選129個村落、108個明清院落打造康養項目。目前,工程已建成83個康養特色村和50個院落,今年年底即將收官,不僅讓老院落變身民宿、沉寂村莊重煥活力,更推動“康養+”多業態融合發展。
高平釜山村。人民網 馬夢迪攝
大陽鎮的蛻變并非個例。澤州縣高都鎮保福村,閑置明清古院落被盤活為“院院是直播間、坊坊是打卡地”的“一院十八坊”;高平市陳區鎮鐵爐村,400多棵百年老梨樹串聯起“春季賞花、秋季品果”的特色產業鏈,實現了農業與旅游的良性互動……高平釜山村、陵川丈河村、沁水下沃泉村等一大批康養特色村成為網紅打卡點,成為產業發展新熱點。
同樣是2020年,晉城迎來文旅康養產業的重要節點——成為中國(山西)康養產業發展大會永久會址,并成功舉辦第一屆大會。此后,晉城市將“發展文旅康養產業”寫入城市“六大戰略定位”和“十件大事”,連續五年舉辦康養產業大會,在全方位展示晉城康養優勢與發展成果的同時,知名院士專家聚首康養產業發展大會,不斷破題“旅游+”“康養+”發展課題,為行業發展貢獻山西智慧和晉城路徑。
未來之路:錨定“文旅康養樣板城市”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盤點晉城文旅來時路,過去五年,百村百院、景區創建、文物保護等前期工作已筑牢基礎;下一個五年,晉城文旅將進入提質增效新階段。今年6月12日,全市召開文旅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會議全面盤點工作歷史、現狀、成績與不足,清晰勾勒出未來晉城文旅發展脈絡。
司徒小鎮打鐵花。人民網 盧鵬宇攝
“單講文旅,晉城資源不是全國最好;單論康養,也不是全國特色最鮮明,但‘文旅+康養’的結合,正是晉城的核心優勢。”基于這一清醒認知,晉城錨定“文旅康養第一城”目標,圍繞特色引領、保護利用、場景業態、營銷模式、服務管理、保障體系六大方向,列出38項重點任務,并成立涵蓋全市市直單位的文旅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舉全市之力推進落實。
細看38項任務,可以發現,建設類項目比重明顯減少——經過10年大規模建設,晉城文旅硬件已較為完善,下一步將聚焦“經營提升”:優化現有產品、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同時推動宣傳營銷、賽事經濟、演唱會經濟與文旅經濟深度融合。眼下,晉城正開展全市文旅資源普查,同時將搖滾編年史超級演唱會、林丹杯羽毛球賽等活動嵌入文旅場景;梳理出133條精品旅游線路,按資源類型、四季特色、康養需求等分類,為不同客群匹配住宿、美食等服務;同時推進各縣景區提級,力爭實現文旅品質再升級。
晉城市搖滾編年史超級演唱會現場。人民網 張超寧攝
未來,晉城將以“六全”為綱領,開啟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在全市域布局上,持續完善“一核、兩環、兩帶、多片”的空間布局,加快建設全國“文旅康養樣板城市”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全鏈條推動上,不斷豐富“示范區+大景區+百村百院+精品線路”的產品供給體系。
在全方位提質上,深入實施基礎提升、景區提級、服務提標、品牌提質“四大行動”,切實做到“旅游滿意在晉城”。
在全要素保障上,著力構建“吃、住、行、游、購、娛、商、學、養、閑、情、奇”全產業生態。
在全齡化康養上,繼續深化拓展“8種康養模式”,創新推出古堡游、古建游、文博游、民俗游等新玩法,借勢發展文創、動漫、文化演藝等產業,更好滿足不同人群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
在全媒體宣傳上,構建傳媒矩陣,辦好精品賽事活動,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原城市群等重點區域開展營銷,發揮文旅康養城市聯盟作用。
從皇城相府的晨鐘暮鼓,到松廟民宿的星空夜話;從鐵爐貢梨的甘甜,到司徒鐵花的絢爛——晉城以全域為幕、以六縣區為筆,書寫著“東方古堡、人間晉城,云錦太行、詩畫晉城”最詩意的注腳。在這里,沒有配角,每個村莊都是文旅傳奇的主角,每寸山水都在訴說著康養中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