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9-05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日前,晉中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以下簡稱市未保中心)、晉中市烈士陵園管理中心聯合山西鑄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傳承抗戰精神 凝聚民族力量”紀念活動,共有30余名未成年人參加了活動。
本次活動通過沉浸式教育和人文關懷,引導孩子們重溫抗戰烽火歲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抗戰精神,汲取奮進力量。市烈士陵園管理中心宣教科講解員為孩子們深情講述了左權將軍與呂惠民烈士的英雄事跡。
左權,1905年3月15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縣(今醴陵市)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中學時期,便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立志投身改造社會。18歲,左權毅然投筆從戎,1924年11月轉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1925年1月經陳賡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共產主義成為他的終身信仰。之后,他被黨組織派往蘇聯留學,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
抗日戰爭期間,左權擔任八路軍副參謀長、前方總部參謀長等職務,協助朱德、彭德懷指揮八路軍在華北抗日前線開展敵后游擊戰爭,成功粉碎了日軍多次殘酷的“掃蕩”。百團大戰勝利后,華北日寇對根據地瘋狂報復,1942年5月25日,日軍出動大兵團突襲八路軍前敵指揮部,為掩護八路軍總部及華北局機關突圍,在遼縣(現左權縣)十字嶺突圍戰斗中,左權被炮彈擊中頭部犧牲,年僅37歲,是八路軍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指揮官。
呂惠民烈士是榆次區東陽鎮人,從八路軍干部成長為榆太(路西)抗日縣政府縣長。他是戰場上的尖刀,親率部隊英勇抗敵;是根據地的星火,在極端困難中開辟通往延安的“紅色生命線”;更是百姓心中的親人,扎根群眾、噓寒問暖,傳遞希望與力量。他以對家國的深愛、對人民的責任,直面敵人的槍口與生死。
聽著英烈故事,孩子們熱淚盈眶,紛紛表示,重溫英烈故事,更明白了“和平”兩個字的重量。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要傳承抗戰精神,努力學習、掌握本領,爭取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記者 路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