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9-01
“第一次來長嶺古村,青磚黛瓦特別有韻味,路好走、晚上路燈亮堂,連旅游廁所都很干凈,玩得特別舒心。”8月25日,在昔陽縣長嶺古村石板小徑上,來自榆次的游客劉女士一邊拍照,一邊向記者分享感受。近年來,這座有著5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以文旅開發為抓手,聚焦基礎設施升級,不僅讓村容村貌煥新,更吸引游客紛至沓來,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已超5萬人(次),走出了一條“文旅賦能、環境提質、百姓增收”的鄉村振興之路。
走進長嶺古村,昔日的沉寂早已被熱鬧取代:拓寬后的進村主干道上,不時有觀光車輛平穩駛過;沿街青磚黛瓦的古建中,路燈排列整齊,即便夜晚也能照亮游客前行的路;改造后的老舊管網讓生活污水實現集中處理,古村環境更顯潔凈;4座新建的旅游廁所分布在游客集中區域,細節處盡顯人文關懷。曾經的垃圾堆,如今已變身廣場,成為游客歇腳、村民納涼的好去處,古村的“顏值”與“氣質”在基礎設施的蝶變中不斷提升。
“這幾年,咱先啃下基礎設施硬骨頭:拓了路、裝了燈、修了管網,連老房子都‘穿了新衣’。”長嶺村相關負責人表示,“環境好了,游客自然來。基礎設施跟文旅發展擰成一股繩,既讓村民住得舒坦,又讓古村能‘留客’,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鄉村振興。”
據了解,2024年昔陽縣啟動長嶺古村文旅開發項目后,便將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先手棋”,著力解決過去交通閉塞、設施陳舊的問題,讓曾“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古建資源和民俗文化得以走進大眾視野。如今,完善的基礎設施為文旅產業發展筑牢根基,文旅產業又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一幅“景美、民富、村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長嶺古村徐徐展開。
記者 馬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