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9-01
■編前話
如何在廣袤的田野鄉村勾勒出壯美的發展圖景?壽陽縣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牽引,立足縣情、深耕鄉土,在打好底子、找準路徑上下功夫,以久久為功的實干破題,走出一條全域提升的鄉村發展路徑。?
看面子更要看里子。從拆違治亂到生態提質,兩年間,壽陽縣163個行政村全部完成環境整治并建立長效保潔機制,成功打造104個森林鄉村、12個水美鄉村、15個文旅鄉村。從“三治三建三評”到“三制三建三評”的迭代升級,鄉村實現從“臟、亂、差”到“潔、凈、美”的蝶變,城鄉基礎設施差距持續縮小。
找點子更要找路子。壽陽縣系統謀劃布局打造鄉村振興百里廊帶,打破鄉鎮之間屬地界限,通過“燃爆點”打造、綠化景觀升級、特色產業培育,百里廊帶沿線村真正實現了“百村爭鳴”“百村并進”的生動局面,百里廊帶逐步建成為景觀帶、產業帶、文化帶、增收帶。
鄉村振興百里廊帶的打造不僅凝結著以民生為重的情懷,更蘊藏著因地制宜的智慧和系統推進的大膽創新。本報記者走進部分“燃爆點”進行實地探訪,近距離感受這些村落借百里廊帶建設實現環境蝶變、產業升級與群眾增收的生動實踐。
燃爆點 溫家莊鄉山底鋪村
融旅賦能鄉村美 特色繪就產業興
初秋的壽陽縣溫家莊鄉山底鋪村,儼然一幅山水相依、村美人和的現代田園畫卷。只見整治后的河道內,清澈的溪流繞村而過,河兩岸綠樹點綴、花卉搖曳,整潔干凈的街道旁,白墻灰瓦的民居錯落有致,村民們三三兩兩坐在村中心公園的休閑長廊下閑話家常,孩子們在廣場上奔跑嬉戲……這幅鄉村美景,正是山底鋪村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融旅發展為路徑,全面推進鄉村治理和產業振興的生動實踐。
山底鋪村位于方山國家森林公園腳下,作為今年壽陽縣重點打造的第二條百里精品示范廊帶建設的“燃爆點”之一,該村緊緊圍繞環境提升與產業發展“雙輪驅動”,通過全面升級環境、多元布局產業等方式,全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持續激活鄉村發展動能。
“按照縣委、縣政府部署,溫家莊鄉針對山底鋪村的資源稟賦和發展情況,堅持一年一個主題,持續提升村莊的整體‘氣質’,讓山村更美麗、讓百姓更幸福。”山底鋪村包村干部吳波介紹。
今年以來,山底鋪村以“一步一景、移步換景”為目標,通過提升村口景觀、打造村中心公園、改造文化活動中心、整修硬化道路、新建200平方米生態停車場、設置智能垃圾分類投放收集屋等,實現村莊環境從干凈整潔向美麗宜居的跨越。經過連年整治,如今的山底鋪村,山清水秀、景觀錯落,既保留了鄉村原有的田園風貌,又注入了現代生活元素,讓村民和游客真正“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鄉村振興,生態是底色,產業是核心。依托方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生態與旅游資源優勢,山底鋪村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和返鄉人才,因地制宜培育融旅特色產業,創新推出“民宿+采摘+登山”休閑套餐,投資約200萬元打造10間高品質休閑民宿,涵蓋主體建筑、配套設施及庭院景觀,建成后將為游客提供沉浸式鄉村生活體驗。目前,民宿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同時,該村引進社會資本300萬元,規劃建設10畝溫室采摘園、5個玻璃溫室大棚,重點種植車厘子、大白杏等特色水果,目前大棚主體及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啟動,未來將形成集生態采摘、休閑觀光、農產品銷售于一體的綜合示范點,有效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現在,村里路平整、環境好,垃圾天天有人清理,閑下來的時候就去中心公園散散步、吹吹風,特別舒心!”村民要銘士的感慨道出了全村人的心聲。環境改善不僅換來村容靚麗,更贏得了百姓認可。
從提升“顏值”到涵養“氣質”,山底鋪村以壽陽縣百里廊帶建設為契機,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正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閆淑娟)
燃爆點 尹靈芝鎮陽坡村
生態農旅雙驅動 融景融產融生活
有青山,有綠水,如何把青山綠水變成美好生活?乘著壽陽縣第二條百里精品示范廊帶建設的東風,作為“燃爆點”之一,尹靈芝鎮陽坡村再一次打開了新局面。
走進陽坡村,柏油路在青山間延展,兩側綠樹成蔭、鮮花綴地,改造后的民居白墻黛瓦錯落有致,村莊在陽光下暈染著暖色的基調。這個曾獲“山西省生態村”“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等多項榮譽的村莊,正以“云起探泉寺、落日棲陽坡”為主題,蹚出一條農文旅融合新畫卷。
陽坡村地處尹靈芝鎮政府南1公里處,下轄3個村民小組,戶籍286戶742人,耕地與林地面積超9000畝,過去以種植業為主。近年來,村子錨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目標,從基礎設施破題:修通15公里水泥路連通5個自然村,在東陽坡建起吃水工程,給全村街道裝路燈、布監控,還修補破損道路、完善村級活動場所;為扮靚村容,村民們一起在村口街道植樹200畝共1萬株,栽下100株風景樹,鋪就3000平方米綠化草坪,連河道都經過精心治理,曾經的普通村落,漸漸成了“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生態村。
“打好底子,做好面子,我們還要走好路子。”陽坡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主任張雪松介紹,今年,借著縣里鄉村振興百里廊帶建設契機,陽坡村聚焦“燃爆點”打造,全村人心里只有一個目標——把生態優勢轉化為文旅資源。如今,村里正在同步推進立面整治、游園建設、鄉村驛站打造,未來將建成集親子游玩、休閑觀光、采摘垂釣、燒烤打卡于一體的文旅綜合體。
記者走進正在完善的主題游園,兒童游樂設施已初見雛形,旁邊的鄉村驛站里,桌椅擺放整齊,這里將為游客提供休憩服務;不遠處的兩個魚塘波光粼粼,既是村民休閑的好去處,也將成為游客垂釣打卡的亮點。“以后游客來,白天能摘果子、釣魚,傍晚坐在草坪上看陽坡落日,晚上還能燒烤,多愜意!”村民張美娟望著建設中的場地,眼里滿是期待。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根基。陽坡村在美化環境、打造文旅設施的同時,還投入455萬元建起礦泉水加工廠和玉米倉儲烘干廠。“礦泉水加工廠用的是村里的優質水源,玉米倉儲烘干廠能幫周邊農戶解決糧食儲存難題,兩個廠不僅能給村集體增收,還能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張雪松說,現在已有不少村民在廠里務工,每月能多掙數千元,“生態好了,游客會來;產業穩了,村民能富,這才是可持續發展。”
從修繕村級衛生所保障民生,到培育“賞落日美景、享親子時光”文旅品牌;從單一種植業,到“生態觀光+農事體驗+產業增收”多元模式,陽坡村的變化看得見、摸得著。如今,漫步村里,既能看到老人在游園里下棋、聊天,也能遇見工人在文旅設施旁忙碌,偶爾還有周邊游客慕名來打卡拍照。
“接下來,我們要在管護運營上下功夫,把建設成果留下來,把鄉村文旅產業發展好。”張雪松的話語里,滿是對陽坡村未來的信心——這座被綠水青山環繞的村莊,正以農文旅融合為筆,繼續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史俊杰)
燃爆點 松塔鎮上龍泉村梨元小組
山水康養織錦繡 靜謐村落綻芳華
盛夏之時,當城市氣溫已超30℃,這里卻只有23℃左右。群山環抱,龍泉河碧波輕漾,清爽的風裹挾著草木清香,17℃的年平均氣溫,78%以上森林覆蓋率,地處壽陽、平定、昔陽三縣交界處的壽陽縣松塔鎮上龍泉村梨元小組,已然成為人們心中的避暑勝地。
梨元原名“梨峪”,當壽陽縣第二條百里精品示范廊帶建設的東風吹來,隱藏在深山之中的梨元小組以“燃爆點”之姿,蝶變為“山水田居一體、農文旅康融合”的鄉村振興新樣板。
梨元小組行政區域總面積16平方公里,現有戶籍人口57戶160人,常住人口25戶45人,耕地面積422.4畝。過去,這里以玉米種植為主導,養牛產業是村民增收的重要補充——全村現有5戶養牛戶、210頭牛,還有一座肉牛養殖場,鄉土氣息里藏著質樸的生機。
而今,作為2025年百里精品示范廊帶建設沿線“燃爆點”及松塔鎮重點項目,梨元小組迎來了8000萬元投資的發展契機,一幅“一帶四區”的發展藍圖正徐徐展開。
走進梨元,康養度假集中區“泰和山莊”率先映入眼簾。這座依山傍水的建筑總面積1300平方米,35套客房藏著中式雅韻——圓拱形房頂透著山西窯洞特色,部分客房內“炕”造型的榻榻米滿是農家暖意,餐飲娛樂、特產超市等配套一應俱全,恰如“開門即見山,閉門享清閑”的詩意寫照。
沿著龍泉河漫步,項目建設的熱潮里,“六區”的雛形已現。沐云雅集民宿區將15間民宿嵌入村民生活區,未來游客可沉浸式體驗鄉村靜謐;五行養生區的太極廣場、八卦藥園獨具特色,五條路連接著由蒙古包改造的五個養生館,建成后可提供養生藥膳、藥浴水療等服務;森呼吸登山步道區的650米棧道正在推進,中途將設玻璃觀景臺,預計10月中下旬完工后,夜間鐳射燈還會向山體投射多彩動畫;星空棲野露營區將以木棧道搭配休閑座椅,設戶外燒烤臺與露天影院,未來還會建親水平臺,供游客撈魚戲水;花海婚紗攝影區則四季有景,春有油菜花與綠麥田,夏有金麥田、薰衣草與向日葵,秋有蕎麥花、金谷子與紅高粱,兼具觀賞與經濟價值,全面構建集生態、文旅、康養于一體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讓生態優勢真正轉化為發展動能。
“這個項目不僅能讓村子變美,還能讓我們的腰包鼓起來!”村民們望著建設中的場地滿是期待。生態上,龍泉河流域修復、梯田水土保持等工程將筑牢“山—水—林—田”立體屏障;經濟上,近郊游、康養體驗等業態將帶動農產品加工、民宿運營全鏈條增收;社會層面,民宿改造、中草藥種植等能提供大量本地崗位,通過“合作社+農戶”機制,村民人均年收入預計增長30%至40%。
如今的梨元,既有群山環抱的靜謐,也有項目建設的活力。壽陽縣松塔鎮黨委副書記李建軍表示,下一步,梨元小組將持續提升人居環境,推動農旅融合項目落地,讓“燃爆點”的輻射效應充分釋放。相信不久的將來,當游客沿著木棧道走進梨元,既能登山觀景、養生休閑,也能體驗民宿風情、參與文化活動,而村民們則能在家門口就業增收,讓這座深山里的村落,成為壽陽縣百里廊帶上一顆亮眼的“明珠”。(史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