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8-28
圖為昔陽縣孔氏鄉農民正在采收核桃。昔陽融媒供圖
秋天的風,吹來了涼爽,帶來了豐收。
走進昔陽縣孔氏鄉周邊的核桃基地,一顆顆飽滿的青皮核桃掛滿枝頭,在秋陽的映襯下青翠欲滴。
孔氏鄉有5萬畝“昔陽香核桃”種植基地,在原始森林環抱的天然氧吧中,顆顆核桃汲取著龍巖山清冽的泉水滋養,孕育出了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優質核桃。
在剛剛結束的山西省第七屆文博會上,昔陽縣展區的“C位”陳列著核桃露、烤核桃、核桃油,與壓餅、小米、酸菜、陳醋等農產好物,以及布老虎、崖柏、剪紙等文化瑰寶攜手亮相,共同講述昔陽縣“以農為基、以文為魂、以旅為橋”的融合發展故事。
經過深加工的核桃產品,包裝精致、種類豐富,吸引了許多市民游客圍觀駐足。
近年來,昔陽縣以提質增效為核心,全力構建全產業鏈體系,推進品種優化、渠道拓展、精深加工,引導農戶嫁接優良品種,提升核桃品質。依托山西小露大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打造現代化生產基地,開發出有機核桃露、休閑烤核桃等多元產品。
從技術指導、冷鏈倉儲,到營銷推廣、品牌打造,一條覆蓋“種植—冷藏—加工—營銷”的完整產業鏈逐步成熟,推動核桃產業從“賣原料”向“賣產品”“賣品牌”轉型升級,成為可帶走的“昔陽伴手禮”。
為推動產業升級、帶動村民增收,昔陽縣以核桃產業為依托,將企業消費需求與農戶生產成果對接,通過訂單農業模式,直接帶動8000余戶農民種植4萬畝核桃,實現畝均增收1000元,解決當地就業150人,讓越來越多村民實現在家門口端穩“核桃飯碗”,讓核桃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記者在孔氏鄉采訪時,不少農戶感慨地說:“以前核桃熟了最發愁賣,現在企業到家門口收購,還教我們如何提高核桃品質,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這正是昔陽縣核桃產業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的生動寫照。
在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昔陽縣以核桃等特色產業為依托,精心打造“可觀、可玩、可購、可品”的沉浸式旅游體驗:春季到孔氏鄉賞核桃林新綠,夏季體驗小米收割、壓餅制作,秋季參與核桃采摘,冬季走進非遺工坊親手制作布老虎。
游客不僅能品嘗現釀老醋、鮮榨核桃油,還能將農民畫、崖柏工藝品等文創產品作為旅途紀念,更可入住核桃林旁的特色民宿,深度感受太行鄉村的寧靜與質樸。
未來,昔陽縣將繼續深化農文旅融合發展戰略,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同時,讓10萬畝核桃林既是產業林、也是風景線,讓每一款農產品、每一件文創品,都成為串聯城鄉、聯通傳統與現代的紐帶,為這片土地注入更加蓬勃的生機。
本報記者 李文娟 毛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