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8-27
8月25日,記者從介休市獲悉,近年來,該市持續深耕文化特色IP,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已連續4年入選“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今年上半年,介休市A級景區累計接待游客95.15萬人(次),門票收入達1714.1萬元。
深度挖掘核心IP。介休綿山連續舉辦十八屆寒食清明文化節,將介子推的忠孝精神轉化為可感可觸的文化體驗。張壁古堡以“古堡地道”為基底,連續8年舉辦“地道中國年”活動,成為游客爭相體驗的熱門打卡地。創新表達非遺IP。加強對國家級非遺——琉璃工藝的創新傳承,將其從建筑構建拓展至家居裝飾、藝術擺件等領域,開發的琉璃文創產品亮相法國盧浮宮國際文化遺產博覽會,使介休琉璃燒制技藝、特色琉璃藝術品及文創產品受到全世界廣泛關注。洪山香依托“文旅+康養”模式,開發線香、盤香等產品,應用于茶館、中醫館,實現年產值規模化增長。跨界融合數字IP。張壁古堡引入LBMR數字技術,開發“元宇宙介休”虛擬導覽系統,打造《沉睡的古堡》項目,推動“線上流量”向“線下消費”轉化。
打造全域精品線路圖。以綿山、張壁古堡為龍頭,通過太行一號旅游公路串聯沿線2個鄉鎮、16個村,聯通后土廟、城隍廟等老城文物,形成精品旅游線路。構建“線上預約——線下接駁”服務體系,優化“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體驗,提供免費停車、充電、熱水等便民服務。打造特色旅游觀光帶。依托汾河生態廊帶,介休市串聯沿汾5個鄉鎮、23個美麗鄉村,打造集休閑采摘、運動徒步、親子娛樂于一體的觀光帶,促進鄉村旅游和農業經濟協同發展。介休市宋古鄉上站村以城鄉融合示范為目標,聯合周邊韓屯、下站、南橋頭等3個村,爭取扶持資金210萬元,建設精品蔬菜種植園,形成“共享菜園+共享牧場”雙循環模式。打造古村民俗旅游圈。以國家級傳統村落為重點,介休市對張蘭鎮8個傳統村落進行集中修繕、集聚發展,打造古村民俗特色旅游圈,通過“景區帶村”模式讓傳統村落煥發新生。打造張村“古堡花海”、板峪村紅色紀念館、張蘭古玩城等古村品牌IP,舉辦豐富多彩的節慶民俗活動,為古村引流增勢。
與此同時,介休放大“怡然見晉中、介休展風韻”文旅效應,舉辦短視頻大賽、“自媒星薦官”等活動,鼓勵游客通過短視頻、圖文、直播等形式宣傳介休。通過廣泛宣傳推介、冠名“介休綿山號”高鐵列車等方式,形成“交通引流—消費轉化”的良性循環。
記者 閆淑娟
通訊員 馬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