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8-26
游客觀賞《清明上河圖》磚雕。
連日來,在第七屆山西文博會晉中展區,晉派磚雕版《清明上河圖》,讓過往游客都停下了腳步。這幅傳世名畫被“刻”在磚上,由晉派磚雕第八代傳承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溫建明團隊歷時半年全手工雕刻完成。
走近這份匠心獨具的作品可以看到,橋面上擠滿了商販和行人,有挑著擔子的貨郎,有推著獨輪車的腳夫,有“外賣小哥”挎著食盒,橋兩側的欄桿邊,還站著不少看客,他們或指指點點、或俯身觀河。每塊磚里都藏著老手藝人的匠心,汴河的粼粼波光,人物的衣袂褶皺,都透著宋時的鮮活,仿佛下一秒就有商販的吆喝聲從磚里飄出來……
站在磚雕前,游客張曉蕊感慨地說:“指尖好像能觸到千年前的煙火氣,沒有隔著玻璃的距離,只有老技藝與傳世名畫碰撞出的文化共鳴。可以說,這是一場穿越千年的對話,宋時的繁華、當代的匠心,全在這幅磚雕里交融。”
晉派磚雕歷經千年,以“剛柔并濟、質樸精致”的美學特質,成為古建筑修復與現代裝飾的靈感源泉。其將實用功能(堅固耐久)與藝術價值(文化符號)深度融合,既是晉商文化的物質載體,更是中國傳統匠藝匠心的生動寫照,至今在建筑、文創等領域持續綻放生命力。
“磚雕之所以能經受數百年的日曬雨淋,是因為要經歷復雜的工藝流程,從選土制坯到安裝拼排,需要60多道工序……”講起磚雕技藝,溫建明眼中泛著光,滔滔不絕。
多年來,他收集、整理、挖掘晉派磚雕歷史,研究傳承晉派磚雕制作技藝,成立晉磚世家傳統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晉派磚雕研究所,并通過舉辦培訓班、展覽等形式,讓更多人了解磚雕、愛上磚雕。2011年,晉派磚雕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一刀一鑿間,千年技藝在青磚上復活;一紋一理中,晉商文化在磚雕里傳承。展會上,晉派磚雕作品成為游客打卡拍照的焦點。在這里,可以從一塊磚上讀懂《清明上河圖》,可以和宋朝的繁華撞個滿懷,可以和千年的磚雕工藝深度對話。
記者 閆曉媛
攝影 耿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