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時間:2025-08-25
8月21日,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展區人氣旺。范文靜攝(中經視覺)
8月21日,在第七屆山西文博會晉中市展區,精致秀美的頭冠吸引游客穿戴體驗。經濟日報記者 梁 婧攝
8月21日,“唐風晉韻 錦繡太原”文藝展演活動在文博會主舞臺舉行。申晉光攝(中經視覺)
8月21日,山西影視集團展區,觀眾在體驗AI虛擬拍攝。范文靜攝(中經視覺)
《博觀山西》系列叢書在山西文博會亮相,以“出版+文創”為創作理念,運用數繪方式數字化呈現山西文化元素。孔令志攝(中經視覺)
8月21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陽剪紙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武小汾在呂梁市展區和小朋友進行剪紙互動。趙夏雨攝(中經視覺)
8月21日,小朋友在朔州市展區觀賞應縣木塔模型。楊晨玉攝(中經視覺)
千年古建與數字技術深情相擁,榫卯智慧在斗拱搭建的互動體驗中緩緩蘇醒……在近日舉行的第七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一場傳統與現代交織的文化盛宴,以磅礴之勢盛大啟幕。
這里,商賈云集,近2000家企業跨越萬水千山奔赴而來。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碰撞出絢麗的火花,搭建起多元文化交流互鑒的廣闊橋梁。
這里,科技賦能文化,創新點亮傳統。機器狗踏著鼓點,靈動舞獅;仿生機器人腹有詩書,妙語連珠;MR無限飛車沖破次元壁,穿梭古今。新潮科技與古老文明激烈碰撞,迸發出令人驚嘆的創意火花,讓傳統文化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這里,數字技術成為打開歷史寶庫的鑰匙。晉商票號的虛擬賬本被輕輕翻開,百年商道的智慧躍然“屏”上;山西戲曲借AI換臉驚艷重生,讓觀眾一秒入戲;非遺技藝經3D打印煥發新生,云岡紋樣化作流光溢彩的數字瑰寶,黃河濤聲在沉浸式聲場中激蕩回響……三晉文博正以可觸可感的形態,穿越時空,直抵人們的心靈深處。(經濟日報記者 梁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