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8-21
李山崗 劉麗峰
(2)太原市園林古建公司
1982年,太原市園林局將太原園林古建工程隊撤消成立太原園林古建筑公司,岳俊德任經理。據他回憶,當時公司先后承包了太原“帽兒巷”(后更名為食品街)改造、五臺山明清一條街改造、長治城隍廟的維修彩畫等重大工程項目。當時為了加大彩畫行業人才的培養力度,拓寬榆社人的就業渠道,岳俊德從太谷、祁縣、平遙等地招聘了幾位老彩畫工匠師傅,每年冬天對工人進行培訓。另外,由于業務擴大,工程量增加,榆社彩畫人員逐年增多,太原園林古建公司也走出山西走向全國,如河北榮國府、山海關靖邊樓等多處省外彩畫工程,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甚至走出國門,參與了美國紐約、中國亭園園林古建及彩畫工程。岳俊德擔任太原園林古建公司經理期間,還將傳統的泥塑堆金山水畫,改用礦渣和紙板,加快了施工進度,使得堆金山水更具立體效果,也將榆社彩畫的傳承與發展帶入了快車道。
榆社古建筑彩畫能夠這樣完整地傳承下來,與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是分不開的,歷代彩畫工匠憑借他們精湛的技藝、吃苦耐勞的奮斗精神、踏實肯干的工作態度、誠實守信的優良品格,逐漸開辟了新的就業渠道,拓寬了市場,增強了古建彩畫市場的競爭力。現在,榆社縣有幾十家古建企業,每年全國的大型古建筑彩畫工程項目中,都閃爍著榆社工匠的身影。在今天現代化的都市中,這些手藝人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用這門古老的技藝,為城市的美化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榆社“古建筑彩繪”于2011年6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認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23年12月“漢紋錦彩畫”又被榆社縣人民政府認定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榆社彩畫名聲在外,但近年來大多數是散兵游將,各自為陣,雖有幾十家古建企業,但都是一些小微企業,缺乏組織引導,僅依靠無資質、無規模的運營方式生存發展,導致這一傳統技藝未能發揮最大效應。
2014年,由縣委、縣政府牽頭,正式成立榆社縣古建商會,目的是要統籌榆社彩畫產業、擴大產業規模、提升市場競爭力。商會的成立,為古建彩畫行業人員搭建了交流平臺,使得大家可以資源共享、信息互通,使榆社古建彩畫行業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2017年以來,為擴大培訓覆蓋面,全面提高參訓者的綜合素質,古建商會累計舉辦了10期彩畫培訓班,大幅提升了彩畫從業人員的就業技能,拓展了就業途徑。
為傳承好古建彩畫技藝,努力打造榆社古建勞務“金字招牌”,在榆社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4月組建成立山西省榆社縣古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政企聯袂,資源整合,將榆社古建產業推向了大發展大繁榮的“快車道”。在技藝傳承、人員培養方面,堅持“開深渠、養活魚”的發展思路,不斷組織職業技能培訓,提高現有人員的從業水平,增加他們的就業渠道和收入。2023年1月30日,榆社縣召開了古建產業發展座談會,推動榆社縣古建集團、榆社縣職業中學、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三方深度合作,探索采取“3+2”教育模式,即3年職中+2年專科,畢業后領取初級技工證,打通了古建專業學生的升學渠道,讓校企合作的成果真正惠及廣大群眾。
近年來,從古建商會到古建集團,從開設彩畫專業班到開展校企合作,榆社縣加強古建彩畫技藝保護傳承,把古建產業打造成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又一新的增長點,讓榆社古建這一優秀傳統文化瑰寶,在傳承創新、融合發展中煥發新生機、綻放新光芒。同時,對于榆社彩畫的理論研究也應當提上日程,讓幾代勤勞而富有智慧的民間匠人所探索的精湛技藝得到傳承和保護,讓他們的工匠精神得以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欣賞到這門古老藝術的魅力。而且,榆社彩畫蘊藏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由此能夠反映過去時代的審美趣味和風俗生活,是一份珍貴的文化歷史文獻,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瑰寶。筆者所做的探索和研究,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榆社彩畫,更多的專家學者參與到研究榆社彩畫的工作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