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8-18
太行巍峨,千峰競秀,八月的左權,迎面山風裹著特有的清冽。8月14日,群山環抱中,一場別開生面的宣講活動在左權縣桐峪鎮上武村熱烈上演。
理論宣講怎么才更鮮活、更生動?在素有“歌舞之鄉”美譽的左權縣,站在這方刻著“前方魯藝”燃情歲月的土地上,我市理論宣講正進行著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不斷創新。
此次宣講交流展示活動由市委宣傳部、統戰部、講師團指導,左權縣委宣傳部、統戰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以“弘揚抗戰精神 續寫時代新篇”為主題,以“宣講+文藝”融合開講的形式進行。宣講中既有左權民歌、小花戲,又有脫口秀、情景劇等不同演繹形式,讓理論宣講與百姓共情,臺下觀眾的掌聲、笑聲,甚至是淚花,或許是最好答案。
活動甫一開始,左權新民歌《家鄉開花底色紅》便點燃了現場。在人人會唱開花調、人人會跳小花戲的左權縣,這一獨特的宣講編排瞬間拉近了歷史與群眾的距離,唱得人心頭溫熱。再往下看,《再見了麻田》再現了燃情歲月八路軍幫老鄉搶收、村民油燈依依送別的感人場景,前排幾位老人不禁紅了眼眶。《太行浩氣傳千古》《戰地黃花分外香》《乳汁中的烽火記憶》等宣講,講述群眾身邊的事,左權將軍、黃君玨烈士、“太行奶娘”的英勇事跡又一次閃現眼前。一位在場的中學生深受觸動:“原來信仰不是遙遠的大道理,是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光。”
下半場的宣講形式更顯創新活力。《老樹咖啡》講述了閑置戲臺蝶變為紅色書吧的故事,《在光影深處汲取振興的力量》展示了年輕人用無人機記錄太行美景并火遍網絡的實踐,《青磚載道》則呈現了非遺磚雕如何成為帶動發展的“金招牌”——這些講述將左權的文化傳統(如非遺磚雕)與現代元素(如無人機、網絡傳播)巧妙結合。當志愿者誦讀《左權有多美》時,臺下觀眾忍不住小聲跟讀,鄉情共鳴悄然流淌。壓軸的脫口秀《文明縣城換新顏》以輕松幽默的語言點贊老區新貌,笑聲、掌聲不斷。
“歷史敘事與情感表達交織,賦予抗戰精神深厚的歷史底蘊與強烈的情感共鳴;傳統非遺元素與現代文化形式碰撞,激活了文化傳承的生命力;宏大主題通過鄉村書吧、非遺磚雕、青年創業等微觀視角展現,清晰勾勒出老區從烽火歲月走向振興發展的壯闊圖景……‘宣講+文藝’的深度融合值得推廣。”左權縣一位文化工作者在微信朋友圈寫下這樣的感慨,獲得眾多好友點贊。
以宣講員身份參與此次活動,山西省統計局選調生曲末動情地表示:“宣講只有扎根泥土,才能讓千年文脈涌出新時代的泉。”另一位宣講員,省文物局選調生崔雨琦這一次嘗試通過脫口秀進行宣講,她深刻認識到:“青年用更生動的語言弘揚文明新風,這是服務基層的有效途徑。”
通過“宣講+文藝”的盛宴,將抗戰精神具象化為可感可知的故事,點燃老區人民群眾續寫時代新篇的熱情,左權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左權縣將持續推廣此類“接地氣、有溫度、多維度”的活動形式,讓更多群眾在藝術熏陶中感悟精神偉力,推動紅色文化與時代新風以更鮮活的方式融入基層、滋養人心。
記者 史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