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送單,最怕的不是下雨,是電動車半路‘罷工’。”8月10日上午10時,外賣騎手劉春林把電動車停在榆次區安寧街道“暖新驛站”前,熟練地接了杯熱水,他說:“以前得推著車找充電小店,一耽誤就是半小時,現在很多地方都有能歇腳充電的驛站,心里踏實多了!”
這樣的變化,源于榆次區委社會工作部開展的“問需于新”深度調研。他們通過與1100余名新就業群體代表面對面交流,摸清新就業群體最迫切的需求,謀劃實施“五個一”服務舉措,讓新就業群體在城市中找到歸屬感和幸福感。
整合一批“暖新陣地”,讓溫暖觸手可及。榆次區委社會工作部依托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以及工會、銀行、商超等戶外勞動者驛站,打造新就業群體服務中心(站點)189個,這里不僅有舒適的座椅、免費的飲用水,還有急救箱、充電寶等實用物品。四季流轉,這里的溫暖從不停息,春有專場招聘會為求職者拓寬出路,夏送清涼物資驅散酷暑燥熱,秋有助學活動助力新就業群體子女追逐夢想,冬遞保暖用品抵御凜冽寒風,滋潤著新就業群體的心田。
打造一批“暖新場景”,消除日常生活難題。今年以來,40個全方位友好的小區、衛生服務站、商圈在榆次區相繼建成。曾經的送單進門難,如今憑借服務卡就能順暢通行,用餐難問題也因愛心食堂、商戶優惠套餐迎刃而解。截至目前,榆次區累計發放300張服務卡,涵蓋免費理發、公益體檢等福利,實實在在提升了新就業群體的幸福感。
回應訴求,辦好一批“暖新實事”。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陣地,開設“暖新托管班”,在假期為新就業群體子女開設免費托管班,解決了大家的后顧之憂。如今,通過“新就業群體—黨員—黨組織—行業黨委—主管部門”訴求直通車高效運轉,榆次區架起了新就業群體與黨組織的溝通橋梁,已有600余名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等提出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細致服務,發布一張“暖新地圖”。將黨群服務中心、驛站、愛心商超等服務點位全部納入其中,為騎手們打造“電子導航”。快遞員、網約配送員只需打開手機輕輕一點,最近的休息站、充電樁、維修點就能一目了然,讓他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更加便利。
“培新競技”,增添一項技能。榆次區委社會工作部聯合行業協會商會、駐地高校,推出“培新競技”賦能體系,培訓課程涵蓋快遞分揀技巧、直播帶貨方法等實用內容,職業技能大賽上,選手們大展身手、相互交流,進一步激發了新就業群體的內生動力,讓他們在城市追夢的路上更加自信、更有底氣。
從“推車找電”的焦慮,到“暖新回家”的踏實;從“城市過客”的迷茫,到“幸福扎根”的堅定,榆次區“五個一”服務“組合拳”,讓這些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奮斗者,不再是被忽視的“流動風景”,而是與城市同頻共振的“主人翁”。正如劉春林所說:“現在跑單更有勁兒了,因為我們知道,這座城市在真心實意地牽掛著我們!”
記者 張文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