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8-08
應急演練現場,防汛人員整齊列隊,嚴陣以待。 資料圖
防汛是一場與自然的較量,更是一場守護生命的戰斗。7月7日至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指出,“目前已進入主汛期,要精心做好防汛抗洪預案和防災減災救災準備工作。”連日來,我市廣大干部群眾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熱潮。大家紛紛表示,要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引領,真抓實干,全力攻堅,將領袖的囑托轉化為守護家園的堅實屏障。
防汛責任重于泰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市防辦)積極行動,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采取多項有力措施加強汛情應對。市防辦主任、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張寶忠表示,要突出重點防御。城市防汛方面,疏通排水管道、清掏雨水口和檢查口,檢修排水泵站、維護排水閘門,消除18處安全隱患。水利工程方面,全市水庫、淤地壩責任人加強巡檢,發現問題及時處置,水庫主管單位實行24小時監測機制。應急調度方面,精準調度降雨量大的基層單位,市應急救援大隊等防汛搶險專業隊伍全部進入戰備狀態。完成全市181個山洪自動雨量站維護、690個重點防御村全部修訂山洪災害防御預案。同時,緊盯重點領域排查隱患,治理隱患48條。督促指導各縣(區、市)完善鄉鎮(街道)和村(社區)防汛應急預案,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在強化應急準備保障方面,更新全市防汛搶險物資儲備臺賬,落實4000余萬元防汛搶險物資和8000余人搶險隊伍,儲備防汛裝備。
氣象部門作為防災減災救災第一道防線,聞令而動,迅速響應,將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守護晉中大地的強大動力和務實舉措。市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忠效表示,要在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上持續下功夫,加密觀測頻次、優化站網布局;聚焦災害性、轉折性、極端性天氣,開展遞進式預報預警服務;面向黨委政府及防汛抗旱指揮部,第一時間提供預報服務和應對建議,為防汛指揮調度、搶險救援部署提供有力支撐。主動加強與應急管理、水利、自然資源、住建、交通等部門的應急聯動與信息共享。建立健全直達基層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確保預警信息在應急響應鏈條上高效傳導、快速行動,形成防汛救災強大合力。全市氣象部門將堅決扛起防災減災救災第一道防線的政治責任,以高度警覺和科學高效的實際行動,全力保障我市安全度汛。
7月中旬,市水利局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組織動員全市水利干部職工牢記囑托、真抓實干。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學文表示,他們將堅決扛牢防汛政治責任,全面落實各項防汛措施。要抓好監測預報預警,加密雨水情監測,靶向發布山洪災害等預警信息直達一線。抓好山洪災害防御,重點聚焦全市690個山洪災害重點防治村,預警到村到戶到人,做到應急有響應、撤避有路線、避險有場所、轉移要安全。抓好重點部位防范,聚焦全市63座水庫、33座淤地壩、690個山洪災害重點防御村、10處在建水利工程,加強河道沿線安全防范,嚴格落實在建水利工程度汛措施,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施工人員設備安全。抓好部門聯合調度,成立防汛專家隊,點對點為基層防汛提供技術支撐,并持續加強部門溝通合作,會商研判雨水情變化趨勢,提高預報精準度,延長洪水預見期,精準指導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抓好值班值守和物資儲備,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防汛物資夠用、能用、好用。
7月11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雙周例會,集中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省、市重要活動、重要文件精神,并對下一階段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路華表示,要全面強化雨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健全完善監測預警體系,深化全域隱患排查治理,做好應急物資儲備與實戰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嚴格落實各級防治責任,始終堅持“三避讓、三個緊急撤離”原則,推動“三查”等防治措施落地見效,最大限度降低地質災害風險,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全系統要緊扣“七下八上”主汛期這一地質災害防治關鍵節點,構建覆蓋市、縣、鄉、村的四級責任體系,明確各環節責任主體與工作要求,確保責任精準落實。通過不定期突擊檢查,督促應急準備工作落實到位,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我們筑牢城市防汛‘安全堤’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城市管理局海綿城市管理科科長霍利劍表示,城市防汛事關民生福祉、事關發展大局。重點從三方面發力:一是強化值守筑防線。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帶班與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統籌調配交警、城管、應急及消防等應急救援力量,并配置21輛應急搶險車輛。完善預警信息“叫應-反饋”閉環機制,同時啟動應急預案。二是精準管控易澇點。對全市排水管網開展“拉網式”排查,清淤疏浚16公里;構建精細化易積水點動態管理體系,制定差異化應急預案。對關鍵部位定人定崗,落實“一點一策”;加大日常巡查力度,與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結合,實現積水點全流程閉環管理,提升隱患處置的響應速度。三是強化聯動促成效。密切與氣象部門會商研判,構建信息共享機制,獲取精準的天氣預報與雨情汛情變化信息;深化與交警部門合作,當易澇點積水深度達20厘米時,立即啟動聯動機制。積極協調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隊等部門,統籌調派應急力量,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迅速響應、有效支援。
記者 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