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8-08
山巒疊嶂,蒼松如炬。在和順縣城東南30公里的陽曲山主峰,海拔2058.5米的絕壁之上,一座紀念碑靜靜矗立,銘刻著1943年那場氣壯山河的陽曲山保衛戰。80余年過去,硝煙散盡,但“六壯士”縱身跳崖的壯舉,仍在當地百姓口中代代相傳,成為這片紅色熱土的精神圖騰。
1943年5月,日軍對太行山腹心地區發動“篦梳式大掃蕩”,分多路步步壓縮合擊,企圖將根據地首腦機關和基干兵團包圍消滅于清漳河兩岸的狹窄地帶??偛繖C關在合圍尚未形成前已向外線轉移。為掩護總部,將日軍主力吸引到和順方向,后勤部部長楊立三帶領少數機關人員和警衛部隊攜帶電臺,朝和順縣境內轉移,沿路還給日軍布下迷魂陣。日軍以電臺信號為目標,部署上萬兵力跟蹤合圍。警衛部隊面對數十倍的敵人毫不畏懼,在和東獨立營的配合下,依靠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發揮熟悉地形、靈活機動的優勢,巧妙地同日軍周旋于崇山峻嶺之間,經七里灘沖出合擊圈,轉移到主峰陽曲山一帶。
為了甩開日軍,保護機關和電臺安全轉移,激烈的戰斗打響了!日軍的山炮、機槍連續朝山頭射擊,警衛部隊始終堅守在居高臨下的陣地上,擊退了日軍多次沖鋒,殺傷其大量有生力量。
日軍進攻受挫,瘋狂地向山頭發射炮彈,空中三架飛機輪番掃射轟炸,震耳欲聾。山頭上的雜草、灌木全部燒成灰燼,堅硬的懸巖被炸成碎石,遍布山峰。盡管如此,戰士們仍寸土不讓,陣地巋然屹立,直到打完最后一顆子彈、扔完最后一顆手榴彈,以石頭作武器,堅持戰斗,退上山頂。
前邊為陡峭的石壁,后邊是瘋狂撲來的成群日軍,戰士們無路可退,最后推著大石頭滾向敵陣……一陣激烈的機槍射擊聲傳來,又有人中彈犧牲,最后陣地上只剩下六名戰士。眼看瘋狂的日軍就要沖上山來,他們六人把身邊最后幾塊石頭砸向敵人后,縱身跳下絕壁懸崖。
數千日軍“鐵壁合圍”卻毫無所獲,進攻陽曲山還付出了死傷300余人的慘重代價。四周山上隱蔽著的群眾目睹了英雄們的壯舉潸然淚下。敵軍敗退后,他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尋找壯士們的下落。經多番尋找,除一名英雄被半山腰上一束灌木架住得救外,其余五壯士全部壯烈犧牲,歷史的烙印、戰士們的忠魂,永遠鐫刻在了蒼松翠柏間。走在曾經的戰場遺址,仿佛還能聽到當年激烈的槍炮聲,看到戰士們奮勇殺敵的身影,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每年,都有無數人來到這里,緬懷先烈,傳承精神。
如今的陽曲山,植被豐富、林木茂密,奇峰險石、峽幽谷深,是華北地區最大的落葉松基地。山下有陽曲溝,縱深幽靜,溪流淙淙;山腰懸崖絕壁,有陽曲溶洞,鐘乳石千奇百怪;山頂寬闊平坦,蒼松翠柏,云霧繚繞。登峰遠眺,遠山近色,盡收眼底。
陽曲山周邊的黨組織和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傳承抗戰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讓革命老區煥發出現代化建設的嶄新氣象。
平松鄉后祁村背倚陽曲山,森林覆蓋率超80%,是知名的落葉松基地,生態環境優良。依托山林生態資源和紅色文化底蘊,村莊大力發展生態康養和紅色旅游產業。今年,全面實施平松至后祁道路養護工程,對13.1公里道路進行瀝青鋪設,目前已完成4公里上山車道瀝青鋪設,并修建了林間木質步道,為游客提供了自然與人文交融的體驗。村里還建設了特色田園風格美食廣場,提供農家拉面、炭火燒烤等特色農家美食,同步打造了網紅墻與太行民俗彩繪等網紅拍照打卡點,建起蔬菜采摘園、搭建葫蘆藤蔓架,將美食、觀光、采摘與親子互動相融合,充分滿足不同游客的消費需求。
“我們正在打造特色民宿集群,融合太行民居特色與現代需求,配套完善服務體系。項目完工后,預計民宿預訂量將提升20%以上,游客停留時間延長1至3天,旅游商品銷售額增長25%,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超1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50余個?!贝妩h支部書記白水州介紹道。
風雨洗禮,陽曲山上的抗戰精神從未褪色。那鐫刻的紅色基因,在生態康養的炊煙中、在游客駐足的凝視里、在鄉村振興的笑語間,生生不已、傳承不息。
記者 楊星宇 通訊員 郭向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