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7-30
“您看這瓦片,每一塊都得仔細鋪好,可不能馬虎。”近日,在介休市綿山腳下的回鑾寺東西垛殿保護修繕工程現場,工人王師傅一邊鋪設傳統瓦件,一邊對記者說。當下,介休市正多措并舉推進文物保護工作,讓沉睡的文物重新煥發生機。
回鑾寺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東西垛殿因年久失修出現了墻面塌陷、木構件腐朽等問題。介休市文化和旅游局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嚴格遵循最小干預原則,保持文物原貌,修舊如舊,為東西垛殿開啟了“療傷”之旅。
介休市回鑾寺東西垛殿保護修繕工程負責人高建永介紹:“回鑾寺東西垛殿保護修繕工程主要是接頂維修,校正大梁,東西垛殿三墻、后墻全部拆除重做,工期從5月中旬至8月中旬。”
在該工程進行的同時,介休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員還在張壁村碾頭遺址開展文物遺址普查工作。碾頭遺址是介休市現存規模較大、時代較早、遺存物豐富的一批遺址,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時期。介休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工作人員手持一塊夾砂陶片說:“碾頭遺址有古代人類活動的遺跡、遺物,非常豐富。你看這塊夾砂陶片,是古代人類生活用具的殘片。”
自去年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啟動以來,介休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文物普查隊隊員對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登記在冊的458處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實地復查,并在采集過程中新發現了36處文物保護單位。
介休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著應普盡普、應保盡保、應細盡細、應查盡查的原則,為進一步摸清介休市文物資源底數,為今后文物保護工作提供詳實的基礎信息,文物普查工作已基本完成野外數據采集,目前正在進行數據審核和上傳。”
近年來,介休市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在夯實文物保護基礎工作、創新文物單位利用、保障文物單位安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年,介休市文化和旅游局積極爭取上級資金,用于實施回鑾寺東西垛殿和張壁古堡空王佛祠保護修繕工程,目前已全面開工。同時,為全部文保單位配備了文物專職看護員,所有的古建筑類文物單位配備了滅火器等消防設施,國保、省保單位實現監控系統全覆蓋,全面提升了文物安防能力。
介休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后,我們要加強文物的系統性保護,加強文物的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續性。”
記者 史俊杰 馬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