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7-24
“現在樓道里沒了亂停的電動車,充電也不用從家里拉電線了,既安全又方便!”近日,榆次區經緯街道第四社區居民葉師傅看著小區新落成的智能充電車棚,忍不住點贊。
今年以來,榆次區已新建充電車棚400余個,安裝充電插口 49697個,覆蓋全區60%的住宅小區,困擾居民多年的電動車充電難題迎來實質性破解。
榆次區下轄9個街道、75個社區,管理著987個居民小區,隨著近年來電動車保有量激增,現有充電設施嚴重不足,樓道充電、飛線充電,不僅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更成為社區治理的“老大難”問題。
“電動車停樓道里堵消防通道,在家充電怕起火,停外面又沒地方充電,真是愁人!”曾經,很多人都有葉師傅這樣的煩惱。如何讓居民用上 “安全電”,成為擺在榆次區委、區政府面前的一道民生必答題。
面對這一難題,榆次區以黨建為引領,構建“區級統籌——街道指導——社區落實”工作體系,由各社區黨支部牽頭成立充電設施建設專班,通過入戶走訪、業主群調研等方式,摸排出 127個小區的具體需求,針對每個小區的不同情況,形成 “一場地一設計、一小區一方案”的精準規劃。在資金方面,由社區聯合充電樁企業創新推出“政府補貼+企業運營+居民分攤”模式,有效破解無物業小區建設資金難題。
走進新建的充電驛站,智能充電樁、可視煙感報警器、消防滅火器等設備一應俱全。“每個插口都有過載保護,充滿電后會自動斷電,后臺還能實時監控異常情況。”榆次區智慧社區建設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所有充電設施都已接入物聯網管理平臺,居民通過手機 APP即可完成充電繳費、故障報修,管理人員可遠程查看設備運行狀態,實現充電安全可視化,為居民充電安全保駕護航。
在積極建設充電設施的同時,榆次區還堅持堵疏結合,大力開展 “樓道清障” 專項行動,各社區物業每日巡查樓道,對違規停放車輛張貼整改通知,累計清理私拉電線1300余處,保障了居民的生命通道暢通。
“以前得搶位置充電,現在充電插口比電動車還多,下樓就能充。”提起小區的變化,住在榆次區匯通社區的王女士連連稱贊。數據顯示,49697個充電插口的投用,使樓道違規停放現象大幅減少,這場由 “充電難”引發的社區治理變革,正以小切口釋放大能量,為老舊小區破解民生難題提供了范本。
記者 張文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