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7-23
七月的太行山脈,綠意蔥蘢間鐫刻著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左權縣被譽為“沒有圍墻的抗戰博物館”,現存重要革命遺址遺跡達269處。如今,這座以英雄名字命名的縣城,正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守正創新,讓紅色基因在文旅融合中煥發新的生機。
“玩著玩著就哭了”,桐峪1941小鎮,紅色劇本殺已成為爆款項目,參與者可以親身“經歷”那段烽火歲月。
作為國內首個紅色沉浸式體驗小鎮,桐峪1941小鎮精心打造的《桐峪保衛戰》劇目備受青睞。該劇以動員大會、突擊行軍、奪回桐峪、全城搜捕、公審大會五大板塊串聯劇情,參觀者不再是旁觀者,而是深度融入其中,與演員們并肩作戰,在實景互動中,感受革命先輩堅定的信仰與無畏的勇氣。
當白發老兵顫抖著與虛擬戰友握手,當孩子們好奇地向英雄請教戰斗技巧,科技的力量讓紅色教育真正實現了沉浸式、個性化,讓抗戰精神穿越時空直抵人心。
麻田,這座被太行山環抱的小鎮,曾是八路軍總部的駐扎地,被譽為太行山上的“小延安”,是抗戰時期華北敵后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擁有八路軍總部舊址、太行抗戰歷史文化園等豐富紅色遺跡,是太行精神的生動見證地。
近年來,左權縣高度重視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全新打造麻田八路軍總部景區,通過創新規劃布局,實現了歷史展示與沉浸體驗的深度融合。其總體規劃入選國家級“中國服務”旅游創意案例,片區依托6000余件抗戰文物打造“沒有圍墻的抗戰博物館”,獲評國家AAAA級景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景區正從傳統紀念館轉型為集教育、體驗、文旅于一體的綜合性紅色地標。
當盛夏的陽光穿透太行山脈的云霧,一座承載著民族記憶與抗戰精神的紅色地標——十字嶺突圍戰文化園,正以嶄新姿態迎接八方來客。站在十字嶺峰頂,英烈墻與紀念碑靜靜矗立,仿佛在訴說1942年那場悲壯的突圍戰。左權將軍在此殉難,他的精神化作太行山脈的脊梁,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
左權十字嶺創新性地將紅色旅游與生態保護相結合,打造行走的黨史課堂。首創紅綠融合發展模式,以十字嶺突圍戰遺址為核心,構建了集革命教育、研學實踐、生態觀光于一體的立體化文旅體系,開發出“軍事拓展+農耕體驗”特色課程,實現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景化、互動化轉型,為革命老區振興提供了示范樣本。
左權的紅色,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印記,無數革命先烈在這里浴血奮戰,一處處紅色地標串聯起烽火歲月的記憶;左權的紅色,是融在山水間的創新畫卷,數字技術讓歷史“活”了起來,紅色文化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左權的紅色,更是照進現實的發展動能,農家樂里飄出太行風味的香氣,手工藝品攤位上擺著以革命故事為靈感的文創產品。
左權,不僅有厚重的歷史,更有令人驚艷的現在。從抗戰烽火到永恒銘記,從革命圣地到創新高地,如今,這片英雄的土地,正在書寫更加精彩的篇章,讓每一位到訪者都能在此汲取前行的力量,讓“紅色”永遠鮮艷滾燙。
記者 閆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