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7-23
“胡大爺,您微信掃描這個二維碼,進入‘三晉通’小程序,點擊‘農戶一鍵申報’,把家里的情況填好提交上去,不出家門,系統就能知道您的難處啦。”近日,榆社縣郝北鎮大里道莊村的網格員來到村民胡大爺家中,耐心地給老人演示“一鍵報貧”微信小程序操作流程。經過一步步引導,胡大爺成功申報訴求,他感慨道:“這么方便,以后都不用跑去村委會了。”
胡大爺的老伴患有尿毒癥,高額的醫療費用讓他家的生活陷入困境。村“兩委”了解情況后,來到胡大爺家中,指導他使用“一鍵報貧”系統申請救助,解決眼下的困難。
據悉,推出“一鍵報貧”系統,是我市全力抓實防返貧致貧監測幫扶工作的重要舉措。系統推廣工作開展以來,全市高效統籌、精準施策,在11個縣(區、市)、109個鄉鎮全覆蓋開展防返貧監測業務培訓52次,參加人數超1.15萬人次。培訓詳細解讀“一鍵報貧”申報指南及受理流程,縣鄉村三級建立日調度、周收集、月匯總制度,及時分析研判、按時識別納入。同時,明確由包村干部、駐村工作隊、村黨支部書記牽頭組建本村“一鍵報貧”系統宣傳推廣小組,動員1942個行政村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網格員、信息員等基層力量向村民進行推廣宣傳、申報演示,確保干部、村民快速掌握使用,方便隨時隨地申報。
市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服務中心主任張建東告訴記者,我市在全省首家制作了《“一鍵報貧”晉中“碼上辦”》視頻和《防返貧監測,一鍵申報!》操作指南,通過機關干部、駐村工作隊等,在網站、抖音、快手、公眾號、朋友圈等平臺進行廣泛宣傳推廣。各縣(區、市)圍繞掃碼申報、信息填寫、申請提交等申報步驟,通過鄉村微信群、公告欄、大喇叭等方式向社會公布。特別是針對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等特殊人群,面對面講政策、手把手教用法,推動“一鍵報貧”系統家喻戶曉,讓“指尖上的幫扶”實實在在走進村民的心坎里。
當前,“一鍵報貧”系統實現了幫扶前端響應識別更快捷、幫扶過程應對措施更精細、幫扶末端風險消除更穩定,系統應用初見成效。大里道莊村胡大爺的經歷,便是便捷與高效的生動展現,這背后,還有防返貧致貧監測幫扶工作機制的強力支撐。
張建東介紹,各村轄區內常住農業戶籍家庭,以家庭為單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防止返貧監測標準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農戶,可以通過微信搜索小程序“三晉通”,進入小程序后點擊左下角的辦事—防貧幫扶—山西一鍵申報;還可以微信掃描小程序二維碼,直接進入“三晉通”的“一鍵申報”功能,進入功能模塊后點擊“農戶一鍵申報”,就可以實現無障礙自主申請。村民訴求會在第一時間線上受理處置,5個工作日內入戶核查,15個工作日內完成納入程序,實現快速響應、及時審核反饋,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村民少跑腿。自“一鍵報貧”系統上線以來,全市共收到農戶申報信息114條,經核查符合條件的28條,不符合條件的農戶由鄉村干部做好政策引導和疏導解釋,并通過平臺反饋受理結果。
“提交申請才3天,就有人到家里來核實情況,再也不需要我一趟一趟跑去村委會提交材料了。”胡大爺掰著指頭算起日子,忍不住豎起大拇指點贊。據悉,經過初步核實,胡大爺一家符合識別為監測對象條件,村“兩委”開展民主評議后,已識別為監測對象。
如今的各個鄉村,無論是街巷地頭張貼的二維碼,還是手機里快速流轉的申報信息,都在訴說著一個溫暖的故事:防返貧并非生硬的政策條文,而是通過一次次面對面的耐心講解、一個個指尖的簡單操作、一遍遍及時有效的響應,化作了村民看得見、摸得著的安心,托起了鄉村振興路上穩穩的幸福。
記者 楊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