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7-15
晉中市史志研究室
1940年夏秋,日本帝國主義乘德國法西斯軍隊在西歐和北歐迅猛推進、美國的戰備尚未完成、英國又無力東顧之機,積極準備實行“南進”政策,攫取英、美、法、荷等國在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因而,在中國戰場加緊對國民黨政府進行政治誘降活動,同時以主要力量繼續進攻抗日根據地,特別是在華北加緊推行1940年度“肅正建設計劃”和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企圖摧毀華北各抗日根據地,鞏固其占領區,使中國成為其“南進”的后方基地。
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籠政策”,爭取華北戰局更有利的發展,并影響全國的抗戰局勢,配合正面戰場國民黨軍作戰,克服國民黨妥協投降的危險,八路軍總部決心向華北日軍占領的交通線和據點,發動大規模戰略性進攻戰役。
1940年8月20日,規??涨暗陌賵F大戰打響了。百團大戰期間,八路軍先后投入105個團向日本侵略者發起全面進攻,共進行大小戰斗1800多次,斃傷俘日偽軍4萬多人,摧毀日偽據點200多個,繳獲各種槍支5000多支,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第一階段:正太路破擊戰
1940年8月20日20時,按照八路軍總部的命令,正太鐵路破擊戰準時打響。左翼部隊第三八六旅十六團,由南向北涉水蹚過瀟河,襲擊蘆家莊車站,僅半小時就攻占了據點的4個碉堡,全殲占據倉庫負隅頑抗的殘敵。決死一縱隊三十八團一個營在和尚足發起攻擊,數小時即占領碉堡及上湖車站。決死一縱隊二十五團進攻馬首,21日占領車站據點。測石、張凈、芹泉3車站由右翼部隊新十旅二十八團主攻。25、26日,駐榆次的日軍在飛機的支援下瘋狂反撲,但未能奏效。至8月底,部隊向鐵路南側擴大戰果,破襲交通行動停止。31日,第三八五旅七六九團用3個連的兵力,向駐守曹家莊的日軍外圍據點發起攻擊,經過5小時激戰,全殲守敵。9月10日,百團大戰第一階段勝利結束。各部共殲滅日偽軍7600多名,破壞公路700多公里,破壞鐵路300多公里,正太鐵路全線癱瘓。
昔陽卷峪溝是太行群峰中的一個小山村,百團大戰打響后,劉伯承師長、鄧小平政委把指揮部設在了這里。就在正太路破擊戰激烈進行之際,日軍為緩解其在正太線上所受的壓力,于9月1日出動3000余人,在兩架飛機配合下,進犯至卷峪溝一帶山區。面對變化的敵情,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迅速行動,急行軍朝壽陽、昔陽、和順交界處的卷峪溝前進。路經和順馬坊,看到濃煙升騰,火光沖天,西南方向的石拐一帶也是一片火海。原來,在正太鐵路遭受破擊全線癱瘓之時,日軍突然偷襲太行抗日根據地腹地,妄圖達到圍魏救趙的目的。日軍獨立混成第九旅團由太谷、榆次兩縣分頭進犯和順;9月1日,獨立混成第四旅團從平定、和順、昔陽、遼縣各據點多路深入根據地進行“掃蕩”,企圖在正太路南側腹地截擊八路軍參戰部隊,甚至殲滅八路軍前線的指揮機關。
9月2日晨7時左右,第一二九師先頭部隊連夜趕到卷峪溝附近的羊兒嶺,扼守有利地形,警惕地監視著敵情。當時,師野戰醫院駐于卷峪溝。第三八六旅決定依山抗擊,遲滯敵人行動,掩護醫院全部人員轉移。可是,羊兒嶺下已擠滿黑壓壓的日軍,右側山頭也相繼落入敵手,京上方面的日軍也匆匆趕來,對羊兒嶺構成三面包圍之勢,情況十分危急。參戰部隊由第三十八團兩個營掩護,立即轉移到卷峪溝以東山頭。此時,第一二九師師部和第三八六旅旅部也都在卷峪溝,師部命令堅守羊兒嶺。第三八六旅參謀長周希漢同第十六團、第三十八團團長研究形勢后,決定不惜代價,趁敵人立足未穩時發起反攻,以攻為守,為師部安全撤出爭取時間。
經過短促的戰斗動員后,部隊沸騰了,指戰員們紛紛表示,寧肯犧牲自己,決不能讓兄弟部隊受到損傷。接著,第三十八團兩個營占據張墕一七八高地,阻擊敵從莊窩方向增援;第十六團一個營從一七六〇高地側擊上窯墕,壓制右翼日軍火;第十六團兩個營,第三十八團一個營由后卷峪溝、化林背兩處分頭強攻羊兒嶺山下敵軍。
激戰中的羊兒嶺,日軍飛機一次次俯沖掃射,炸彈一串串投下,機槍子彈呼嘯亂飛,狹小的山區山搖地動、塵土飛揚。八路軍戰士前赴后繼沖向敵群,日軍竟然釋放毒氣進行反撲。八路軍戰士毫不畏懼,不少人用尿液灑濕毛巾,堵在口鼻上,繼續沖鋒。2000余名日軍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輪番朝山頭進攻。八路軍第三八六旅兩個團以一當十,挫敗了日軍多次進攻,山坡上敵人遺尸累累、血跡斑斑。
第三八六旅激戰卷峪溝,長達10余個小時,取得殲敵300余人的戰績,為第一二九師司令部和戰地醫院傷病員轉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徹底粉碎了日軍的罪惡陰謀。
2015年9月3日,雄偉的天安門廣場舉行了舉世矚目的大閱兵。在步行受閱的方陣中,“白刃格斗英雄連”格外引人注目。這個英雄連的名字,誕生在壽陽縣大落坡村。
大落坡村是一個僅有40多戶人家的小村莊??谷諔馉幤陂g,這里距離馬首火車站只有4里路,距離龍化山據點有5里多,居高臨下,完全可以扼控地處河谷地帶的馬首車站一帶。決死一縱隊二十五團團部就駐扎在這里。1940年8月百團大戰打響后,21日晚,馬首日軍據點被第二十五團拔掉,一小部分殘兵敗將逃回壽陽縣城。日軍不甘心丟掉據點,企圖重振旗鼓對第二十五團團部進行報復。8月25日晚,駐壽陽日軍獨立混成第四旅團的德江大隊派出小隊長登木率領一個加強小隊,偷襲第二十五團團部。狡猾的登木選擇突襲第一二九師左翼破襲部隊和右翼破襲部隊的結合部,他們翻溝爬坡,繞到大落坡村東的山坡上準備發起攻擊。
天剛剛放亮,正在村東挑水的第二十五團炊事員張喜發現了山梁上的日軍。當時,第二十五團團長、政委都在馬首指揮戰斗,組織破壞鐵路,指揮部成員只有團參謀長李懋之一個人駐守。得到炊事員的報告后,他立即電話命令圍困龍化山據點的二營從預備隊里抽出一個排的兵力向大落坡方向火速前進,打擊敵人的側后;命令三營的一個連繞到村西打擊敵人。同時,命令留守團部的八連長帶兩個排,占領村北的有利地形,不允許日軍踏進村里一步。
日軍瘋狂進攻,槍聲、手榴彈爆炸聲響成一片,但他們的每一次進攻,都被八路軍打壓下去。日軍見占不到一點便宜,便想著早點脫身,誰知道,隱蔽在青紗帳下的八連指戰員像猛虎下山般沖出陣地,和日軍展開了白刃格斗。短兵相接,殺聲陣陣,侵略者紛紛倒在了血泊之中。日軍登木隊長見勢不妙,扔下武器獨自向外跑去。登木在倉皇逃跑時陷進了泥潭,被趕上來的炊事員用手榴彈將其腦袋砸了個粉碎。
大落坡反偷襲戰斗,全殲敵人60多人,繳獲機槍2挺、步槍48支、手槍1支。八連指導員張萬清、副指導員董躍先、排長毛贊諸等18人受傷,三排排長等4人犧牲。當天下午5時,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羅瑞卿、副主任陸定一在百忙中親臨大落坡村,慰問了第二十五團團部后勤人員和八連全體官兵,并褒揚八連是“白刃格斗英雄連”。
百團大戰結束后,第二十五團三營八連榮獲八路軍總部授予的“英勇頑強”錦旗和“白刃格斗英雄連”的光榮稱號。從此,“白刃格斗英雄連”成為人民軍隊歷史上響亮的名字。
第二階段:榆遼戰役
1940年9月下旬,八路軍發動的百團大戰進入戰役的第二階段,主要戰場在榆社至遼縣的公路沿線。榆社至遼縣(今左權縣)公路是敵人入太行抗日根據地腹心的重要通道,東接平遼公路,直通陽泉,西經武鄉與白晉路連接,可達長治。這條公路把太行山抗日根據地一分為二,極大地威脅著抗日軍民。再加上這里公路四通八達,敵人不僅可以分割太行區,而且可以增強調動兵力的機動性,迅速到達目的地,達到增強兵力的目的。因此,日軍除強化榆社、遼縣兩座縣城的據點外,在公路沿途設立沿壁、王景、鋪上、管頭、小嶺底、石匣等堡壘據點,派精銳部隊混成第四旅團的池邊大隊守備,工事堅固,武器精良,自詡固若金湯。
“九月二十三,天明月正南,小嶺底炮臺,一夜就完蛋……”
小嶺底村距遼縣縣城約15公里,日軍碉堡筑于村西一三五一高地,碉堡石墻高壘,鐵絲網密布,地勢險峻。日軍山本中隊兩個分隊30余人駐守,頭目叫矢煙尾聲,滿臉橫肉,群眾稱其為“麻鬼子”。他經常帶日偽軍搶劫掠奪,奸淫婦女,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第三八五旅獨立二團接受攻打此炮臺任務后,首先進行周密的實地偵察,派出兩個精明強悍的偵察員,混在每天給敵人往碉堡里挑水送柴的民夫當中,進入碉堡實地查看。在民夫的配合下,兩名化了裝的八路軍偵察員,一天之內不僅摸清敵人的兵力裝備,就連白天的防守重點、夜晚的崗哨位置都摸得一清二楚。
9月23日,夜幕降臨,主攻小嶺底炮臺的部隊準時進入陣地,將敵人重重包圍起來。24時,隨著一聲令下,突擊隊在團部火力的掩護下,接近碉堡,發起攻擊。
戰至次日天明,孔慶德團長親自校正炮位,一連三發炮彈打出,碉堡被炸掉半截。隨著“繳槍不殺”的吶喊聲,突擊隊沖進碉堡,幾十枚手榴彈投向日軍,炸得他們血肉橫飛。小嶺底戰斗,守敵30余人全部被殲,繳獲迫擊炮1門、輕機槍2挺、步槍18支。
榆社縣城是敵人侵占太行西部的重要據點,攻克難度大。第三八六旅旅長陳賡接受此作戰任務后,立即同旅部王新亭政委、周希漢參謀長進行了研究,迅速下達了備戰命令。9月19日,周希漢帶領第七七二團、第十六團和決死一縱隊三十八團、第二十五團參謀長及參戰營、連長實地做了兩次詳細勘察。摸清敵情,熟悉攻擊目標地形地貌后,一致認為奇襲智取可能性非常小,只有強攻一途,別無選擇。
榆社城守軍是日軍獨立混成第四旅團板津大隊藤本中隊,駐有400多人,武器配備輕重兼備、十分精良,且有飛機助陣。指揮這場戰斗的是陳賡的老部下,后任第二野戰軍十三軍軍長的周希漢。為圓滿完成這次任務,周希漢背著筐化裝成拾糞老農進了城。他帶領兩個團長,很快把榆社縣城的情況摸得清清楚楚,并把主攻方向定在了西門。戰斗打響以后,戰士們撐著梯子爬上城墻,將煤油、燃燒彈、地雷、炸藥包等一個勁兒地往里扔,敵人用機槍掃、用炮火壓,很快形成拉鋸戰,八路軍對縣城的連續4次強攻都未能奏效。
這時,旅長陳賡親自來到陣地前。他聽了大家的議論后對大家說:“我們的裝備雖然不如敵人,但我們現在在人數上是占優勢的,只要我們組織得好,封鎖敵人的火力就不是問題?!睉鹗總儼讼蛇^海,各顯神通。有的把敵人的火力點、射擊孔編上號,對火力做了分工;有的把武器輕重區分,輕重機槍專打離得遠的敵人,保證敵人腳露打腳、手露打手,火力又強又準。炮兵也迅速改變了戰法,他們把山炮抬到離西門約50米的一座樓上,將曲射改為直射,直接瞄準日軍占據在門樓上的火力點,打出的炮彈顆顆命中,日軍的火力很快被壓制得無力還擊。
日軍黔驢技窮,開始放毒氣,整個陣地籠罩在毒霧之中。這時,4架敵機也飛臨榆社上空,對八路軍進行低空轟炸掃射。“地上不行到地下。”周希漢和戰友們迅速采取坑道作戰,用棺材裝上土炸藥爆破。25日下午,只聽“轟隆”一聲巨響,榆社城動蕩了,日軍被炸暈了。八路軍乘勢發起強攻,經過40分鐘的激戰,榆社城終于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日軍中隊長藤本見回天無力,畏罪自殺。此戰,日軍藤本中隊400余人大部被殲,八路軍繳獲槍支彈藥無數。
石匣據點是榆遼戰役中較大的據點。據點修筑著炮樓、地堡、哨棚,四周是縱橫交錯的壕溝和鐵絲網,防衛嚴密,易守難攻。日軍山本中隊的一個小隊駐扎在這里。9月26日戰斗打響后,八路軍迅速掃清了外圍之敵,日軍都收縮于村西北的山丘之上,依托堅固工事負隅頑抗。八路軍還未接近鐵絲網便被日軍密集的火力壓了下來,只好暫停攻擊。到27日黃昏時分,善于近戰夜戰的八路軍發起第三次攻擊,一部分繞過正面,穿過街巷,打通寨墻直逼日軍背后;另一部分又從正面分兩路攻擊,到夜間23時多,戰斗全部結束,共殲敵50多人,繳獲戰利品甚多。
在百團大戰中,太行區的地方武裝、民兵和人民群眾,在各級黨委、政府和軍分區組織的領導下,積極參加戰斗和支前,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隊作戰。晉中地區是百團大戰第一、第二階段的主要戰場。廣大民眾積極準備干糧、熟食、破路工具,肩挑、人扛、牲口馱,幫助過往部隊或直接支援前方。有的縣為轉運支前物資戰利品和傷員建立轉運站,開辟運輸線,保證了前線物資供應和傷病人員、戰利品及時轉運;有的縣參戰、支前民兵和群眾由縣委書記和縣長帶領,在前線隨軍行動。據不完全統計,在戰役的第一、第二階段,晉中地區共出動民兵2萬人,參加破襲、運輸、抬擔架、當向導、送情報等任務;同時,動員群眾7萬余人,征調牲口4500頭。此外,晉中地區供應軍糧1.4萬石、電線桿1800根、柴草100萬余斤、軍鞋3萬雙、蔬菜2萬余斤、羊1000多只,其他物資無以計數。各地還建立了通訊網,隨時傳遞情報,加強對敵偵察,及時懲辦罪大惡極的漢奸特務。據太行軍區統計,在百團大戰期間,太行區民兵參戰總數近6萬人,共參戰538次,對百團大戰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
第三階段:弓家溝伏擊戰
1940年10月,百團大戰進入反“掃蕩”階段。在第一、第二階段遭受重創的日本侵略者調集大批援軍向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發動了大規模的報復性“掃蕩”,日軍獨立混成第四旅團、第三十六師團的主力向太行山的根據地進犯。和(順)遼(縣)公路上日軍車輛天天不斷,成為日軍“掃蕩”太行區的重要運輸給養線。位于和順縣城南15公里處的弓家溝是和遼公路上的一個重要關卡,幾里長的公路從溝底盤旋而上,地勢十分險要。八路軍第一二九師新十旅看準了這個地方,準備給敵人以狠狠的打擊。從10月2日起,新十旅就派出偵察小隊進至該公路沿線活動,掌握日軍運送輜重、軍隊軍車的規律。10月14日晚,新十旅主力悄然埋伏在事先偵察好的弓家溝一帶。
10月15日,早晨的太陽慢慢地爬上了天空,時間大約是八九點鐘,由遼縣縣城返回陽泉的日軍汽車隊,沿著盤山公路拐來拐去進入和順縣境內。天天在這里運輸物資的日軍押運員毫無防備,而嶄新的軍車4輛一組,風馳電掣般朝溝里沖去。第一組車隊駛進溝里,但由于車隊拉得太長,整個車隊沒有完全進入伏擊圈。新十旅指導員命令戰士們耐心等待,放過第一組車輛,朝第二組頭車開火。只聽得西山上響起嘹亮的軍號,隱蔽在山頂的機槍噴出的火舌迅速封住了溝口。日軍第二組頭車瞬間變成了火團躺在了路中,后邊的車輛被堵得無路可走,擠成一團。正在這時,本來寂靜的東山上,頓時殺聲震天,一束束手榴彈冰雹般砸了下來,日軍運輸隊一下子淹沒在硝煙戰火之中。隨著手榴彈的爆炸聲,日軍的40多輛汽車全部癱在一里多長的狹路上。車上的駕駛員非死即傷,汽車東碰西撞像無頭蒼蠅。押車的日軍慌忙下車組織突圍。前面的沖向溝口,后面的四處逃竄,唯有中間的無處躲藏,急忙鉆在車底作困獸之斗,還有少數負隅頑抗,朝兩面反撲。忽然,嘹亮的沖鋒號響起,八路軍戰士一躍而起,猛虎下山般向汽車撲去,日軍押運兵束手就擒。
戰斗干凈利落。一小時內,日軍汽車隊被消滅得干干凈凈。幾輛僥幸逃出伏擊圈的汽車,在另一處遇到了八路軍打援的兩個連,一輛汽車中彈起火,日軍全部做了俘虜。
弓家溝伏擊戰,八路軍一舉成功炸毀敵人汽車44輛,擊斃日軍近百名,迫使日軍在和遼公路的運輸停頓了半個多月,有力地支援了整個根據地的反“掃蕩”斗爭。第一二九師師部向中央報告戰況時,對此次戰斗給予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