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7-14
植保無人機噴灑硅肥 資料圖
盛夏時節,烈日當空。近日,在和順縣青城鎮土嶺村的千畝玉米示范田里,該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人員正操控植保無人機開展硅肥精準噴灑作業。一架搭載有機肥液態轉化系統的多旋翼植保無人機輕盈掠過玉米地上空,高壓霧化噴頭將發酵后的有機肥液化作細密水霧,均勻噴灑在翠綠的玉米葉片上,為正處于大喇叭口期的玉米送上“營養大餐”。
當前,和順縣玉米生長正處于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的關鍵階段,該縣農技人員與種植戶搶抓農時,運用智能無人機開展高效施肥作業,為2025年糧食豐產夯實基礎。和順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梁廷政介紹,基于北斗導航與遙感數據,無人機可自動調整飛行高度2至3米、噴幅4至6米,確保每畝噴施量誤差不超過5%。特制液態有機肥富含腐殖酸、氨基酸及有益菌群,既能促進作物生長,又能改良土壤,避免化學肥料燒苗風險。效率方面尤為突出——單機日作業面積達300至500畝,較人工作業效率提升20倍以上。
“過去施肥可是個苦差事。”梁廷政回憶道,傳統方式依賴人工或機械,不僅耗時耗力,還存在施肥不均、踩踏秧苗等問題。如今,無人機依托高精度導航系統和智能算法,能提前規劃最優航線、自動避開障礙物,并實時監測風速、濕度等環境參數,確保肥料均勻覆蓋。
在田間地頭,這場“科技革命”正悄然改變著傳統耕作方式。無人機在玉米田上空來回穿梭,噴出的霧化肥料如及時雨般灑落。短短兩小時,就完成了過去10個人一整天的工作量。“更神奇的是,通過北斗衛星導航,我們能實現每塊田精準施肥,莊稼長勢也更加整齊。”梁廷政指著整齊的玉米田說,“無人機噴施有機肥還有效解決了大喇叭口期追肥的時效性問題,通過大喇叭口期葉片對有機肥快速吸收,能及時彌補根系吸肥不足,尤其應對干旱或澇漬等逆境效果突出。”
從“人背機器”到“機器追肥”,無人機技術與有機農業的結合,正在書寫“藏糧于技”的新篇章。隨著智慧農業技術普及,無人機施肥正成為和順縣玉米種植的新趨勢,標志著當地農業現代化邁出關鍵一步。
“這是智慧農業的起點,未來還將擴展至播種、撒藥、產量監測等環節,形成‘空天地一體化’管理系統。”梁廷政表示,“這場‘田間革命’不僅為玉米綠色高產提供樣板,更為實現農業碳中和目標探索可行路徑。在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下,科技力量正改變農民傳統勞作方式,推動農業生產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為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記者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