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7-10
7月7日至8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三晉大地,謀全局、指路徑、鼓干勁,高屋建瓴地對山西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戰略擘畫。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陽泉市考察時,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跡,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光輝歷史,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
我市廣大干部群眾表示,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遵循,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凝心聚力、奮力前行,譜寫晉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晉中,一方紅色的熱土,也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紅色資源富礦。我市現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44處,可移動革命文物104件,省級紅色文化遺址19處,市、縣級紅色遺址78處。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齊宏亮表示:“紅色資源屬于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貴資源,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市將牢記領袖囑托,科學開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摸清革命文物家底,持續改善保護狀況,增強教育傳承功能,促進活化利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不斷推動革命文物與旅游融合發展,用足用好紅色資源,使其在助推中國式現代化晉中篇章中煥發新的精神力量和時代光芒。”
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思政部教師郝春明表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牢記領袖囑托,通過挖掘山西抗戰故事、太行精神等本土紅色資源,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抗戰精神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結合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紀念日等課題,充分利用校內黨史教育展館,通過給學生講黨史故事、開展實踐教學,讓學生體悟紅色基因的當代價值。同時,立足師范院校特色,將抗戰精神與師德培育相結合,激勵學生以更加務實的態度投身教育事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傳承紅色基因,貢獻青春力量。”
從軍營到社區,傷殘不減熱忱。榆次區退役軍人白海文,因意外身負重傷退伍返鄉后,憑借軍人的正直和黨員的擔當,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活動,讓“為人民服務”的誓言落地生花。他感慨地說:“新中國來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習近平總書記引領我們銘記歷史,把偉大抗戰精神一代代傳下去。作為退役軍人,我們應當傳承革命先烈敢于犧牲、敢于勝利的偉大精神和高貴品質,發揮余熱,服務家國。”
在太行山腹地的左權縣麻田鎮,坐落著一座承載著厚重革命歷史的紅色革命圣地——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該館講解員喬汶靖表示:“紀念館以厚重史料為根基,通過 1200 余件珍貴文物、300 余張歷史照片,生動展現八路軍總部在麻田期間的抗戰歷程。館內特別設置 VR 體驗區,讓大家‘穿越’ 至關家垴戰役現場,沉浸式聆聽槍炮聲中的吶喊。我們定期舉辦‘抗戰故事講堂’,邀請老戰士后代講述軍民魚水情。這里不僅是歷史展廳,更是傳承抗戰精神的紅色課堂,愿每一位參觀者都能從先烈足跡中汲取奮進力量,讓太行精神在新時代永續傳承。”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的重要講話,讓我深刻體會到新時代青年傳承紅色基因的責任與使命。”剛剛參觀完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的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學生王盈娜感慨地說:“走進復原陳列的司令部舊址、鄧小平舊居,觸摸窯洞墻上的作戰地圖,我如同身臨其境,感受著太行深處的指揮中樞如何運籌帷幄。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將把抗戰精神融入日常,在專業學習上‘不怕苦、不怕累’,努力掌握過硬本領,建功立業;積極參與紅色文化宣講,用年輕人的方式講好抗戰故事;主動投身志愿服務,在鄉村振興、基層實踐中貢獻青春力量。我們這一代青年生逢其時,更要勇擔重任,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用實際行動證明強國有我。”
晉中市史志研究室主任龐建明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偉大抗戰精神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抗日戰爭時期,晉中地處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三大抗日根據地結合部,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和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作為史志工作者,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遵循,以實際行動踐行‘以史鑒今、資政育人’職責使命,深入挖掘抗戰精神和太行精神等紅色文化內涵,系統整理抗戰時期珍貴史料,編撰具有地方特色的抗戰讀物,講清、講好、講透晉中抗戰故事,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抗戰精神、太行精神提供堅實的史志支撐,讓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光芒。”
記者 閆曉媛 李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