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7-09
盛夏時節,走進靈石縣兩渡鎮張家山村原址,層層梯田依山勢鋪展,綠油油的玉米生機勃勃。2012年前后,張家山村開啟新村建設,2013年完成整村搬遷至兩渡鎮英武村。如今,小區道路平坦,硬化、綠化、亮化一應俱全,排水、供電、供氣等基礎設施完善,生活條件大幅改善。
搬遷后,張家山村積極盤活閑置土地,整理合并細碎、異形及坡度較大的地塊,改造進出坡道和溝渠道路,讓土地滿足大中型農業機械耕作需求,累計復耕1800余畝荒地、700余畝荒山。同時,與駐地企業合作,開展農用道路建設和植綠補綠工作,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在產業發展方面,張家山村探索“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村企共建模式。村里90%以上的土地由村集體引進農業合作社流轉承包。合作社憑借專業優勢和市場資源發展種植、養殖業,改變傳統單一種植結構,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對于村民而言,土地承包給合作社后,不僅能獲得穩定的土地流轉收益,還能進入合作社務工,實現“租金+薪金”雙份收入。村民牛經明感慨:“搬遷后生活越來越好,土地以前撂荒沒人種,搬遷后經村干部努力進行標準化農田建設,現在每畝地村民能享受437元流轉費用。”
在保障民生方面,張家山村積極作為。全額承擔村民醫保費用,定期組織免費體檢,建立老年津貼制度,根據年齡階段為老人發放補貼,讓村民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幸福指數不斷提升。村里還全力推動幸福小院惠民政策落地,為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注入新活力。
該村村委會副主任張宏吉表示,未來將圍繞“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目標持續發力。一方面利用村集體收益完善村里基礎設施,另一方面設立教育醫療幫扶基金,為村民購買補充醫療保險,讓村民切實享受鄉村振興紅利。
記者 張凱鵬 通訊員 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