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7-08
在榆次區路西街道,有這樣一位社區“當家人”:她心里總裝著街坊鄰里的急難愁盼,肩上始終扛著沉甸甸的責任,帶領著社區黨委一班人在樓棟院落間奔波忙碌,把曾經繁雜瑣碎的社區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在她的帶領下,榆液社區漸漸成了組織有力、服務貼心、居民打心底信賴的溫馨家園。她的故事,就像一縷暖陽,照亮了基層治理的方寸天地,也生動詮釋著一名基層黨員如何用初心踐行使命、用行動溫暖民心。她,就是榆液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燕。
服務群眾有實招
破解難題見真章
“社區黨委行不行,就看為居民辦事靈不靈。” 這是李燕常掛在嘴邊的話。面對社區事務繁雜、“小馬拉大車” 的治理難題,她不喊空口號,帶著班子成員扎進樓棟院落,摸索出一套實用的“四步五一樣”工作法,成了破解社區治理難題的“金鑰匙”。
“四步”工作法環環相扣。“齊步走”精準摸排知民情、“正步走”科學研判定方案、“跑步走”多方聯動聚合力、“穩步走”高效落實解民憂,讓社區服務又快又準。遇到小事就立刻辦,網格員巡查時,發現楊奶奶的孫子在游樂場磕碰受傷后,立馬從“愛心背包”里拿出碘伏、創可貼;遇到難事就“跑步走”,發現居民遭受網絡詐騙時,社區聯合公安、民政、銀行多方力量協調解決。這套高效工作法,讓社區干部從雜事里騰出手,全身心投入居民服務工作中。
“五一樣”服務準則暖人心田。李燕給社區干部立下鐵規矩:“生人熟人一樣笑臉迎、大事小事一樣認真辦、分內分外一樣不推脫、忙時閑時一樣有耐心、表揚批評一樣虛心聽”。這“五一樣”不是墻上的標語,而是刻在每個人心里的行動指南。
李燕把社區黨委運行規矩立得明明白白:大事集體商議、全程公開透明;將黨支部、黨小組建在網格樓棟,讓組織力量直達基層末梢。她帶頭學政策、講黨課,用“大白話”把黨的理論講清楚,把大伙兒的心緊緊攏在社區黨委周圍。組織強不強,最終體現在辦事效率和質量上,在她的帶領下,社區黨委成為居民信得過的“主心骨”。
黨員本色顯擔當
為民解難沖在前
“我是黨員,居民有難處,我就得第一個上。” 李燕始終牢記黨員身份,用行動詮釋擔當。
為了讓服務更及時,她給網格員統一配備“愛心背包”,里面放著創可貼、碘伏、老花鏡、應急藥品等常用物品。一次巡查中,她發現獨居的張爺爺血壓偏高,當即從背包里拿出血壓儀測量,又聯系家庭醫生上門問診,后續還安排網格員定期探訪。這小小的背包,成了傳遞溫暖的“移動服務站”,背出了社區干部的真情,也背回了居民的信任。
如今,小區面貌煥然一新,曾經雜亂無章的環境變得整潔有序,鄰里關系更加融洽,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養老服務有溫度
夕陽生活更舒心
社區老人多,養老問題是李燕的心頭大事。她多方奔走,推動建立“樂養、康養、互助”三位一體的養老服務模式,讓老人們安享晚年。
“舊食堂”變“幸福園”。她牽頭將廢棄的液壓廠食堂改造成社區老年活動中心。這里閱覽室、舞蹈室、棋牌室一應俱全,逢年過節,她會組織文藝演出、集體生日會;平日里還有乒乓球賽、讀書會等活動,這里真正成了老人們的“第二個家”。
“智慧+”讓看病不再難。針對老人看病不便的問題,她引進“家伴護理站”,簽約家庭醫生提供上門問診、健康檢查等服務;推廣智慧養老 APP,老人或家屬只需用手機一點就能預約服務。社區還定期舉辦健康講座,制作養生小視頻,幫助老人們學會科學保健。
“銀齡互助”傳遞溫暖。考慮到社區養老資源有限,她組建了“銀齡互助隊”,倡導“今天我幫你,明天他幫我”。身體好的“年輕”老人結對幫扶高齡、行動不便的老人,買菜、取藥、陪聊、送醫,互助故事在社區傳為佳話。“銀齡互助” 成了社區一道暖心的風景線。
扎根社區多年,李燕用堅定的信念、務實的作風、滾燙的真情,在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默默奉獻。她帶領榆液社區黨委,用“四步五一樣”工作法破解治理難題,用“愛心背包”傳遞溫暖,用多元養老服務守護“夕陽紅”,以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基層黨員的風采,讓社區黨組織的“金招牌”更亮,為民服務的“金口碑”更響。
記者 張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