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6-25
清理垃圾雜物 通訊員 侯縝 攝
盛夏時節,走進介休市張蘭鎮,一幅山水相融、村美民富的現代鄉村畫卷徐徐展開。村內主干道兩側,“黨員先鋒隊”正在清理垃圾雜物;街巷硬化工程現場,工人們澆筑的水泥路面延伸向遠方;張澗河清淤后重現生機的河道更孕育著沿河生態農業帶的盎然生機。介休市張蘭鎮正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書寫著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的新時代答卷。
面對人居環境突出問題,張蘭鎮堅持黨建引領,在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中,東風村組織黨員干部帶頭義務勞動;大甫村建立“街長制”,由村內有威望的老黨員擔任街長,監督、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習慣;板峪村黨員群眾每年義務植樹造林,以“黨建紅”引領“生態綠”。“以前巷道犄角旮旯都是垃圾,現在大家自發管護,門口不掃凈都覺得臉上無光。”大甫村“街長”王崇智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全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治理效能。
張蘭鎮綜合行政執法隊的工作日志中記錄著特殊的工作軌跡:早晨勸導占道瓜農時幫忙裝車運輸,午后指導商戶規范廣告牌懸掛,傍晚在燒烤攤點講解環境衛生標準。為了有效改善鎮容環境,消除安全隱患,張蘭鎮開展了沿街商鋪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整治期間,共排查商戶300余戶,規范疏導占道商鋪40余處,協助商戶轉移占道物品23件。通過集中整治和“溫度”執法,形成了“整治一點、帶動一片、激活全局”的連鎖效應,亂擺亂放、占道經營、環境臟亂差等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張蘭鎮黨委、鎮政府將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要抓手,借助介休市委、市政府政策東風,3年以來,全鎮共完成街巷硬化及下水改造6.6萬米,新改建供水管網約32萬米,受益農戶7000余戶,改變了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腿泥”的出行困境和“擔水翻山三里路”的用水難題。“以前的路坑坑洼洼,路上還有污水,走起來很不方便。現在我們村基本實現了街巷硬化,老百姓也吃上了放心水。”張原村村委會委員梁啟勝感慨地說道。
在提升“硬件”的同時,張蘭鎮善用文化“軟實力”培育文明新風,讓鄉村既有“顏值”又有“氣質”。通過紅白理事會、村規民約,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反對鋪張浪費、亂扔垃圾。同時,該鎮還積極開展“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樹立了一批先進典型,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組織鑼鼓大賽、廣場舞大賽、柔力球大賽,開展街心公園文藝表演等活動,引領群眾形成積極向上的鄉村新文明、新風尚。
空氣質量月綜合指數同比改善10%,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20%……這些數據背后,是張蘭鎮將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創造性轉化的實踐智慧,是黨員干部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干詮釋初心的生動注腳。如今,張蘭鎮正以更加篤定的步伐,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記者 史俊杰 馬永紅 通訊員 侯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