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6-11
近日,在和順縣平松鄉小南會村的民宿里,村民白先忠正麻利地修剪著花枝。“以前在城里打工,哪想過能回家掙這份踏實錢!”他指著身后的農家樂餐廳笑道,“現在水電都歸我管,月收入3000多塊,比漂泊強多了!”
這番蝶變始于一場“景村融合”的生動實踐。
自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來,小南會村依靠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累計投入350余萬元,新建伯夷叔齊文化園、兩座橋、兩條便道,打造了“一園兩橋兩步道”特色景觀帶。
“我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山水稟賦為依托,不斷健全旅游公共服務體系,配套完善硬件設施,為農文旅康養產業走上發展快車道提供強力支撐和保障?!逼剿舌l小南會村到村工作大學生趙燚指著新修的便民停車場介紹。近年來,該村實施河道治理、巷道硬化、停車場建設等20余項工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昔日的“空心村”如今民宿錯落有致,文化廣場上游人伴著民俗歌舞翩翩起舞。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小南會村黨支部積極引進鄉賢返鄉創業,投資2000余萬元成立晉中鄉之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打造了“吃、住、行、游、購、娛”一體的農家樂旅游休閑項目。如今,30多間特色民宿、7個農家小院、高標準溫室采摘大棚、真人CS體驗中心、石磨體驗房等特色項目吸引著八方來客。
“僅去年一年,我們村依靠特色鄉村旅游項目直接或間接帶動全村83戶村民戶均年增收8500元,村集體年增收16余萬元?!贝妩h支部書記李軍說,“下一步,我們將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充分挖掘生態資源優勢,把全域旅游作為發展的主方向,貫徹到鄉村建設、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的始終,著力推動文旅農康融合發展,助推鄉村全面振興?!?/p>
夕陽下,村民們三三兩兩在步道上散步,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個小山村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繪就著新時代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記者 李娟 王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