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6-11
他身有殘疾,卻苦學修表技能,自食其力。工作之余,他解鎖多重身份,先后成為黨史、國史、國防教育宣講員,介休市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委員,并開辦了愛國主義青少年國防教育基地。他40多年堅持紅色宣講,活成了時代榜樣。他就是2025年全國新時代“百姓學習之星”獲得者郝錦榮。
今年70歲的郝錦榮自幼因病導致腿部殘疾,但天性樂觀的他從不抱怨命運的不公,靠著刻苦學藝,掌握了一套修表的手藝。改革開放初期,他在親友的幫助下,在介休市城區西大街開辦了錦榮修表店。“我忘不了那些幫助過我的好心人,更不敢忘記黨的關懷和溫暖。”幾十年來,他免費為老軍人、傷殘軍人、駐介部隊、人民教師免費修表。節假日,他還要去部隊、工廠、農村、敬老院、社區,為軍人、工人、農民、孤寡老人免費服務達10萬余次,為山區學校等地捐款捐物18余萬元。
1983年,他開始擔任介休市各中小學校的校外輔導員,給青少年學生講述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史、光輝史。感恩于黨的恩情,他萌生了創辦紅色教育基地的想法。1992年,他用省吃儉用的2萬多元,購買了紅色革命圖書4000余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時期紅色革命文物200余件,革命軍人立功獎章200余枚,制作宣傳展板20多塊,在自家小院創辦山西省錦榮愛國主義青少年國防教育基地。此外,他擔任著23所中小學校的校外輔導員。每年“五四”青年節、“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等節日,是他最忙碌的時候,30年來共接待黨員干部、青少年學生和廣大群眾1500余場(次),受教育人數10余萬人(次)。
2019年9月,在介休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他在北關街道朝陽社區創辦了第二個青少年教育基地和黨史、國史、國防教育基地。雖然他更忙了,但他覺得生活更充實了。基地逐步開始走進基層,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進機關和進軍營的“五進”展出活動,受到廣泛好評。2024年“七一”建黨節當天,他被多家單位邀請進行紅色教育宣傳。第一場學校,第二場社區,第三場在教育基地。他既要來回運送展出物品,還要當講解員。一天下來,身體疲累,但他心里卻很高興,感覺自己是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辛勤的付出,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認可和贊揚。1995年,基地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2021年,介休市人民政府掛牌“愛國主義國防教育基地”。他本人先后獲得中國好人、全國優秀輔導員、全國關心下一代優秀個人、山西省勞動模范、山西省擁軍模范、山西省道德模范、最美晉中人等榮譽稱號。
“我年紀雖然不小了,還身有殘疾,但我會繼續干下去的。”郝錦榮說,只要身體允許,他會一直干下去,把黨的歷史宣傳好,把改革開放取得的成果宣傳好,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好,讓學習光榮、勞動光榮和紅色文化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開花結果,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作貢獻。
記者 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