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6-11
當城市少年與土地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6月4日,左權縣麻田鎮西崖底村的百畝稻田泛著粼粼波光,幾十名學生卷起褲腿踏入水田,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農耕課”。
參加這次插秧研學活動的孩子們來自澤城九年一貫制學校。青山、白云、田埂、秧苗……與土地、鄉村親密接觸,讓孩子們異常興奮。大家彎下身子,在村民的細心指導下,將一株株嫩綠的秧苗插入田里,在歡聲笑語中感受這難得的農耕體驗。“原來課本里‘汗滴禾下土’是這樣的感覺!”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插秧,讓書本上的知識變得具象起來。“這次研學讓我真正明白了糧食的珍貴,知道了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通過體驗農家人的勞作,孩子們對土地、對糧食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感悟。“此次研學活動,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也讓孩子們對中國傳統的農耕文化有了很深的體驗,真正理解了勞動的價值,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該校老師韓佳麗表示。
這片充滿歡笑的稻田,是左權縣西崖底村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的試驗田。今年,西崖底村依托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澤城片區的資源優勢,借鑒東安山村稻田種植經驗,整合100余畝土地發展水稻產業,積極探索“文旅+寫生+研學”發展模式。而這種特殊的研學活動,也讓勞動教育突破課本邊界,在鄉村振興的沃土上,種下了希望的種子。
記者 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