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6-05
他,始終恪守“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諾言,風雨兼程、躬耕理想,以熾熱的情懷關注民生,忠實履行農業工作者為農民謀幸福、為鄉村謀振興的初心使命,堅定踐行人大代表為民辦事、替民發聲的神圣職責,以崇高的政治使命感,帶領群眾發家致富。他,就是市人大代表、太谷區大白大地農機種植合作社理事長郝子平。
郝子平出生在農村,有著深厚的鄉土情結,也正是因為有這樣樸實的土地情懷,讓他養成了像土地一樣樸實的性格:只有付出,才有收獲。面對農業這份極富挑戰性的工作,他始終把“勤勉做事、高效成事”當成座右銘,不斷鞭策和激勵自己,滿懷激情投入工作。
“現在,年輕人種地的少,留守村里的人年齡偏大,體力跟不上,機械在耕種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我就想著聯合其他十來個農機大戶,開展農業生產托管,為缺少勞動力的群眾開展從種到收的服務。”郝子平精通農機,了解農業機械化作業給土地經營帶來的經濟效益。為進一步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郝子平結合太谷區區域經濟發展特點,成立了大白大地農機種植專業合作社。
在合作社發展過程中,郝子平推出“四抓四強”服務新模式,實現“抱團經營”。同時,通過“五統一分”模式,讓服務更加精準高效,通過“三共三推”資源配置優化,讓“合作社+基地+服務組織+農戶”的托管新模式更具引領性。目前,合作社作業面積達4.2萬畝,土地托管服務面積達2萬余畝,帶動整合本村及周邊村30余名農機手,直接服務農戶5000余戶,不僅提高了農作物產量,而且增加了農民收入,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與此同時,郝子平緊跟現代農業發展步伐,積極學習新思想、新技術、新理念,讓自己成為鄉村振興的實踐者。他曾先后承擔精準測土配方試驗、大豆高粱新品種試驗、玉米品種比較試驗、玉米免耕播種試驗、西瓜品種試驗及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示范區建設和有機旱作項目。通過這些試驗、示范項目,引導農民科學種田,得到上級部門的肯定和群眾的廣泛贊譽。郝子平本人先后獲得“山西省百佳高素質農民”“晉中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太谷區高級職業農民”等多項榮譽稱號。
2022年,郝子平當選為晉中市第五屆人大代表。2023年,在市、縣、鄉人大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下,依托省級示范農場、省級農機合作社和省農業托管服務試點的優勢,成立了郝子平人大代表服務崗,同年被列為晉中市太谷區小白鄉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基地之一,成為黨委政府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民意窗”和“連心橋”。
郝子平深知,人大代表不僅僅是一個稱號、一種榮譽,更是一份責任。做好人大代表,就要不辜負選民的期望,忠實履行代表的職責。
圍繞建設農業強國、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保障糧食安全、發展鄉村特色產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以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方面,郝子平扎根一線,服務群眾。他常常走進田間地頭,與農民算成本賬、聊致富經;來到加工企業,交流管理發展痛點;參加新農人聯合會,傾聽創業者的期盼與訴求,將收集到的民情民意分類匯總,積累諸多一手資料,先后多次提出農業創新和鄉村振興相關的議案建議,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作為一名‘三農’代表,我會抓住現代農業需求,實實在在提建議,勤勤懇懇做農業,不斷提高自身履職能力和水平,始終做到為民發聲、為民代言、為民解憂,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中貢獻自己的力量。”談及下一步的發展計劃時,郝子平如是說。
在希望的原野上逐夢, 帶領更多人扎根“三農”,在鄉村振興的舞臺上建功立業,是郝子平從“新農人”到“興農人”的使命,他將一如既往前行。
記者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