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5-20
立夏過后,和順縣設施農業迎來產銷熱潮。在義興鎮井玉溝村曉慶家庭農場的標準化溫室大棚內,一排排豆角架整齊排列,翠綠的藤蔓間綴滿嫩綠的豆角,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農戶們正在加緊采收,一筐筐新鮮豆角即將運往市場。
棚內,和順縣農業農村局果蔬站站長趙冬梅正在指導農戶精準調控棚室的溫度、濕度和光照等條件,確保產出的豆角綠色、生態、健康,進一步提升果蔬品質和產量。她介紹,今年和順縣設施蔬菜種植面積共700余畝,以拱棚蔬菜種植為主,主要品種有西紅柿、黃瓜、青椒、尖椒、豆角等,目前大部分拱棚蔬菜正在定植,溫室豆角正在上市,產地批發價達到每公斤10元以上,良好的市場行情大大提高了農戶種植的積極性。
跟隨趙冬梅的腳步,記者來到曉慶家庭農場的蔬菜拱棚內,滿目翠色撲面而來,放眼望去,成排的育苗盤上,西紅柿、甘藍菜等種苗舒展新葉,生機勃發。農場負責人馮曉慶正搶抓土壤墑情較好的有利時機,利用四輪覆膜滴灌一體機開展鋪膜作業,為甘藍菜育苗做足準備。“今年新購置的這款一體化農機,能同步進行滴灌和地膜鋪設工作,大大節省了勞動力。此外,采取滴灌的方法,即使天氣干旱也能保證土壤水分,有水就能保收增產,實現大棚經濟效益最大化。”馮曉慶說道。
蔬菜大棚綠意濃的同時,橫嶺鎮翟家莊村食用菌種植基地的菌菇也進入了采摘期。溫室大棚內,一朵朵色澤鮮亮、紋路清晰的菌菇如“小花傘”一般,錯落有致地盛開在菌棒上。基地負責人史彥榮與工人們忙碌地穿梭在菌棒之間采摘菌菇,奏響豐收樂曲。
史彥榮告訴記者,基地從3月初開始制作菌棒,3月底菌棒基本入棚完畢,經過15天休眠期,4月中旬開始陸續出菇。目前,每天能采摘200余框,今年的市場行情是每公斤5元。
朵朵菌菇撐開“致富傘”。近年來,和順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食用菌產業發展,出臺一系列惠農政策,推動食用菌產業成為和順縣設施農業的主導產業,形成了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產業食用菌園區、九京平菇、鳳臺香菇、南關平菇、白珍平菇、石勒平菇、白仁木耳“一個食用菌龍頭六大片區”的發展格局。同時,推廣種植靈芝、羊肚菌等示范品種,年種植菌棒達1000萬棒以上,總產量實現5000余噸。當前,全縣食用菌種植工序已全部完成,進入頭茬菇采收期,種植戶們喜氣洋洋迎接菌菇大豐收。
趙冬梅表示,下一步,將積極培育新品種、引進新技術,大力支持設施農業向智能化、綠色化、規模化邁進,全面助力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記者 楊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