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5-14
路麗華
這是一株盛開在太行山上的“雙生花”,由油畫與非遺舞蹈聯袂打造。王沂東筆下的《太行喜事》從畫布躍入現實,左權小花戲的扇花翻飛出油畫的濃烈色彩,一場跨越藝術門類的對話在太行山間悄然上演。它不僅是一次文藝創作的創新實踐,更是一曲藝術點亮山村、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贊歌。
?藝術跨界,激活鄉土文化基因。王沂東的《太行喜事》以寫實筆觸凝固了太行婚俗的熾熱情感,而左權小花戲則以動態語言描繪了這幅“凝固的史詩”。兩種藝術形式看似迥異,卻因共同的文化根脈而交融——油畫以西方技法承載東方意蘊,花戲以傳統舞步演繹當代審美。這種“互聯”創作,恰如一場文化基因的“喚醒儀式”:靜態的畫作因舞蹈而呼吸,非遺技藝因經典油畫而煥新。它啟示我們,鄉村振興并非簡單的資源疊加,而是要通過創造性轉化,讓沉睡的文化符號“活”起來,成為滋養鄉村的精神沃土。
?美育浸潤,鍛造鄉村精神高地。從畫布到舞臺,《太行喜事》的二次創作是一場全民美育的生動實踐。當村民目睹自己熟悉的紅棉襖、黑布鞋化作藝術符號,當青年舞者用身體詮釋油畫中的情感張力,藝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殿堂珍藏,而是可觸可感的身邊風景。以美育重塑文化自信,讓村民從“旁觀者”變為“創作者”,使鄉村成為孕育美、傳播美的精神原鄉。
這場藝術聯姻背后,是左權縣“以文塑旅、以藝興村”的深遠布局。油畫為山村引來流量、花戲為游客留住記憶,而最終受益的,是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山水、每一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