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5-14
“來,咱們再聽聽寶寶的心跳,很有力呢。”5月12日國際護士節當天,介休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產三科病房里,副護士長高娟握著聽診器,俯身貼近產婦腹部,嘴角帶著鼓勵的微笑。監測完胎心,她又仔細查看新生兒黃疸值,動作輕柔得像觸碰一件珍寶,“每天最幸福的事,就是看到母子平安。”在這個充滿啼哭與歡笑的婦產科,50名白衣天使組成的護理團隊,正用日復一日的堅守詮釋南丁格爾精神。
高娟已在這里扎根15年,每天清晨7點半,她總會提前來到科室,挨個檢查急救箱、新生兒暖箱是否正常運轉。查房時,她像熟悉家人般了解每位產婦的飲食、睡眠情況,甚至能從皺眉等細微表情中察覺產婦的不適。“上個月,有位新手媽媽產后焦慮,整夜睡不著,我就坐在床邊陪她聊天,從育兒知識聊到人生規劃,直到她慢慢放松下來。”高娟說,護理不僅是技術活,更是“走心”的工作。同樣被山西省衛健委表彰的產一科護士張敏,有著一雙敏銳的眼睛。“產后抑郁的媽媽眼神會不自覺放空,說話語氣也和平時不一樣。”張敏回憶,曾有位二胎媽媽產后沉默寡言,她連續3天利用休息時間陪對方散步、分享育兒趣事,最終打開了對方的心扉。如今,這位媽媽常帶著孩子回醫院看望她,“這種信任和依賴,就是對我工作最大的褒獎。”
婦產科的工作從來不是單打獨斗。在這個團隊里,“傳、幫、帶”的溫暖傳統代代延續。午休時間,年輕護士圍著資深前輩請教早產兒護理技巧;深夜值班,經驗豐富的護士主動幫新手護士檢查醫囑執行情況。“記得我剛入職時,護士長手把手教我如何安撫哭鬧的新生兒,現在我成了‘師父’,把這份經驗和責任傳遞下去。” 張敏笑著說。
從產前檢查的細致叮嚀,到分娩時的緊握雙手;從產后護理的暖心陪伴,到新生兒護理的科學指導,這支護理團隊每年守護著數千個新生命平安降臨。“看著一個個小家庭從緊張焦慮到幸福滿溢,再辛苦都值得。” 高娟撫摸著護士站墻上的嬰兒腳印照片,眼中滿是溫柔。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她們堅守崗位,用愛與專業,為生命的起點鋪就最溫暖的底色。
記者 馬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