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4-28
驅車從市城區出發,沿著鄉村旅游公路,不到半個小時便來到榆次區東趙鄉后溝村。春日的后溝草長鶯飛、生氣勃發,每天來旅游、研學的人絡繹不絕,對于久居都市的人來說,這里有令人向往的田園風光,還有看得見的鄉愁。
站在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青瓦白墻、小樓林立的后溝新村,一座座精致的別墅小院整齊排列在河灘邊,與綠意盎然的田園美景融為一體。按照路牌繼續前行,盡頭是一面巨大的黃土崖壁。走近了、轉個彎,竟別有洞天。層層疊疊的古窯洞、古樸厚重的老戲臺、蜿蜒曲折的石板路,曲徑通幽、古風古韻的后溝古村如畫卷般徐徐展開……
路上,后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范利軍講起了該村的歷史與變遷。后溝村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整個村子依山而建,彰顯著古人擇地而居的生活理念。村里民居多為窯洞,建筑風格古樸實用、匠心獨具,寺廟遺存豐富且保存完整,濃縮了千百年來黃土旱塬農耕文明的傳統經典。2003年,榆次區開始對后溝村進行保護搶救、旅游開發,并引進專業團隊規范管理,著力打造“鄉愁體驗、古韻后溝”旅游名片,后溝村逐漸聲名鵲起,旅游業蓬勃發展。
隨著村民生活越來越富裕,大家對人居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村落保護和現代化生活的矛盾日益突出。“只有建新村,才能真正保護古村。”范利軍說。緊接著,后溝村便啟動了三大工程:舊村保護、新村建設和旅游提檔升級。
2018年,后溝村在古村外1公里處建起了占地58畝的后溝新村,涵蓋114套小別墅及單元樓、文旅酒店、游客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和日間照料中心等,水、電、暖等現代化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同時,高標準實施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四化”工程,讓優美環境與古樸村落遙相呼應,成為美麗鄉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如今的后溝村,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別墅樓房,村民們依托景區勞務、開農家樂、銷售農特產品、土地租賃及旅游公司股份分紅等多種渠道,人均年收入達2萬元以上。近幾年,村里還大力發展小白梨、黑葉棗等林果經濟產業,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這些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后溝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環境越來越好,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美!”作為土生土長的后溝人,張志芳感慨地說道。
近年來,后溝村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中國最美村鎮”“山西省旅游名村”等多項榮譽。未來,乘著鄉村全面振興的東風,古老又現代的后溝村將成為人們留得住鄉愁的幸福家園。 (呂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