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順縣關工委
和順縣2024年“全民國防教育月”系列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五老”走進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和順縣八路軍石拐會議紀念園進行調研
“緬懷革命先烈 賡續紅色血脈”祭掃活動現場
2024年,和順縣關工委在省、市關工委的直接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各級關工委組織和廣大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勞模等離退休老同志,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和順縣委、縣政府工作大局,主動作為,務實創新,無私奉獻,在“傳紅雙訪”“中華魂”讀書活動、法治進校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黨史學習教育、“中華魂”主題讀書、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活動成效明顯
和順縣關工委開展“中華魂”主題讀書演講比賽20多場(次),并制作了演講視頻資料。同時圍繞主題,組織“五老”宣講員進學校宣講12場(次),2000余名師生聽講。征訂“中華魂”讀本1.3萬余冊,實現了全縣中小學生、輔導老師每人1冊。
和順縣關工委組織“五老”尋訪組,對健在的老英雄進行訪問,尋訪20多個具有革命傳統的鄉村,撰寫20多篇訪問報告,講革命故事、講和順故事,“傳紅雙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和順縣關工委組織學校師生游基地、學黨史,到和順縣八路軍石拐會議紀念館、八路軍129師秦賴支隊司令部舊址紀念館等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10場(次);2024年清明節,會同和順團縣委、縣教育局,在和順縣烈士陵園舉辦“緬懷革命先烈 賡續紅色血脈”祭掃活動;2024年9月29日,在烈士紀念日到來之際,會同和順團縣委、和順縣委宣傳部、縣人武部、縣教育局及和順縣烈士陵園,組織開展烈士紀念日緬懷紀念活動;舉行2024年“全民國防教育月”系列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和國防意識。
和順縣八路軍石拐會議紀念館被中國關工委命名為“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八路軍129師秦賴支隊司令部舊址紀念館被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命名為“山西省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法治教育進校園再邁新步伐
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實施三周年之際,和順縣關工委與和順縣人民檢察院共同舉辦“檢教同行 共護成長”未成年人檢察開放日活動,并在全縣10所學校進行了法治宣講;與縣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法治教育宣講員協同,帶領和順縣人民檢察院宣講團深入該縣8個鄉鎮中心校進行法治宣講;與和順縣人民檢察院共同邀請教師、家長代表和關心關注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縣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以及和順縣教育局、縣民政局、縣婦聯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梁余女性愛心公益協會成員召開座談會,推動社會各界協同發力,多方關心,“六大保護”有機融合,使未成年人保護真正落實到位。
和順縣公、檢、法、司部門的部分干部分別擔任該縣28所中小學校的法治副校長,每人每學期講授2次法治課,做到法治教育進校園全覆蓋。
組織“五老”宣講員進校園宣講法律知識,2024年共宣講30場(次),參與聽講的師生達6000余人(次),做到法治宣講進校園全覆蓋。
堅持網吧監督檢查經常化,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2024年8月至10月,和順縣關工委聯合縣文旅局執法大隊對該縣縣城5個網吧進行了5次監督檢查,有效杜絕了未成年人進入網吧,健全了工作制度,營造了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從根本上解決了網吧存在的問題。
●家庭教育深得人心
2024年,和順縣建立12個家長學校,由所在學校副校長擔任校長,教師由在職教師和退休老教師擔任,每學期進行一次家庭教育活動;評比出6個優秀家庭,將他們的典型經驗,在家長學校活動中進行了交流,進一步鞏固和完善了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教育體系。假期,和順縣關工委聯合和順縣婦聯組織開展“少年兒童心向黨 真情相伴護成長”2024年暑期兒童關愛服務活動,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質量,得到廣大家長的認可和肯定。
●強化組織建設,充實班子和隊伍,激發新活力
2024年,和順縣關工委組織建設再發力,調整關工委班子成員,充實了班子和隊伍;聯合和順縣老促會、縣老體協、縣老干部活動中心等涉老單位共同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增加“五老”宣講員20名,涉及教育、文旅、衛生健康、司法等多方面;建成縣、鄉鎮(城區)、學校、企業、成員單位“五位一體”的關心下一代工作網絡,共有鄉鎮(城區)關工委9個、學校關工委40個、企業關工委12個、成員單位關工委12個,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網絡體系,組織面貌煥然一新,戰斗力進一步提升,有力保證了關工委工作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