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4-14
智能玻璃溫室大棚
春意融融,帶來了溫暖,也帶來了希望。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廠房錯落林立,大棚有序排列,宛如一幅絢麗多彩的田園畫卷。作為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這里承載著為有機旱作農業發展先行示范的重要使命。
4月9日,陽光明媚,記者走進山西東輝現代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園區,一只只黑天鵝在水中悠閑地戲水,為這片寧靜的園區增添了幾分靈動與生機,不遠處,一座座智能玻璃溫室大棚如同一個個高效運轉的“蔬果車間”,靜靜訴說著科技與農業的完美融合。
在這座2萬平方米的荷蘭模式現代化玻璃溫室里,先進的灌溉系統、智能溫控設備一應俱全。工作人員只需輕點鼠標,就能精準控制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參數,為農作物提供最適宜的生長條件。
該公司董事李清葉站在現代化的溫室前,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他介紹道:“國內外110余個農作物新品種引進試種,37個種業新品種篩選推廣,10余項現代農業新技術推廣應用……目前,公司已經實現了生產設施現代化、生產作業標準化、生產管理數據化、生產流程工廠化,對引領當地群眾走向更加快捷的致富之路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這里,農民不再是傳統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者,而是成為了掌握先進技術的產業工人。他們通過參與公司的生產和管理,不僅學到了先進的農業知識和技能,還獲得了穩定的收入,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該公司攜手國內牛肉產業領軍企業——年產值達500億元的重慶恒都集團,率先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建設了“10萬噸牛肉制品冷鏈項目”。這一項目達產后,年加工牛肉制品可達12萬噸,直接帶動3000個就業崗位,間接帶動5萬至10萬農戶從事肉牛養殖業、飼草種植,平均可為每個農戶年增收5萬余元。
近年來,晉中國家農高區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實施“156”戰略舉措,打好“農高牌”。作為全省唯一現代農業產業維度承接地,晉中國家農高區大力推進創新要素集聚、人才引進培育、農業示范推廣,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速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加強科技創新、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取得新突破。
走進山西巨鑫偉業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園區,一股濃郁的玫瑰花香撲面而來,仿佛置身于一個浪漫的花海世界。該公司總經理籍浩熱情地介紹著公司的發展情況。
今年,該公司瞄準藥食同源食用玫瑰,致力于食用玫瑰產業發展壯大,打造農民增收新亮點。目前已發展食用玫瑰近2000畝,那一片片盛開的玫瑰花海,不僅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更是農民們致富的希望。同時,該公司新建了玫瑰產品加工車間,從玫瑰鮮花的采摘、加工到產品的包裝、銷售,形成了食用玫瑰全產業鏈生產,填補了我省一大空白,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食用玫瑰產業,目前,該公司還緊盯國內外果蔬新品種前沿成果,與國內外大型種子公司合作,引進示范推廣的新品種達15大類120多個,公司年生產銷售果蔬新品種優質種苗達4500余萬株,極大滿足了當地及周邊省內外農戶對果蔬種苗的需求。這些新品種的推廣,不僅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更為農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積極實施科技成果應用與轉化。該公司應用DNA序列的種質識別、草莓病毒篩查等生物技術,在草莓育種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現保存草莓種質資源200多個品種,通過脫毒快繁與雜交育種,已培育出100多個草莓新品系,草莓種苗優質率和成活率顯著提高。在全國十余個省份建立了草莓種苗繁育基地,年銷售優質草莓種苗3000余萬株,帶動了一大批草莓種植戶增收致富。
晉中國家農高區正以科技為筆、以創新為墨,在希望的田野上書寫著鄉村振興的壯麗詩篇。這里,科技與農業的融合讓每一寸土地都煥發出勃勃生機,創新與發展的步伐讓每一個農民都感受到了鄉村振興的無限可能。
文 / 記者 王愛媛 圖 / 記者 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