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4-07
清晨,陽光穿透昔陽縣政務服務中心的落地玻璃幕墻,在辦事大廳里灑下一地碎金。紅燈籠在新風系統送出的氣流中輕輕搖曳,綠植點綴的等候區傳來人們的輕聲交談。智能大屏上,業務辦理信息實時跳動,導辦員帶著溫暖的微笑,在大廳中來回忙碌。這座位于太行山小城的“政務心臟”,正以“城市會客廳”的嶄新姿態,奏響政務服務與環境升級的和諧樂章。
2023年以來,昔陽縣投入1000余萬元推進“硬設施+軟服務”的雙重升級。截至2025年3月,群眾辦事平均等待時間從45分鐘縮短至8分鐘,滿意度躍升至99.3%,窗口投訴量同比下降92%。今年一季度,市場主體新增660戶,同比增長39.2%。這些數字背后,是一場從“物理空間”到“情感連接”的深刻變革。
空間演化:
從“排隊擠擠”到“舒心驛站”
3月31日,李女士帶兒子辦理營業執照時發現:鐵皮椅已換成皮質沙發,叫號聲已轉為電子屏靜默提醒,復印機油墨味已然被綠植墻過濾成草木香。“現在帶娃辦事像在圖書館!”李女士指著書香驛站里安靜閱讀的孩子笑道。
這場“空間革命”蘊含多重巧思。在空間色彩搭配上,選擇了綠色、藍色等更為明快活潑的顏色,營造出明亮、愉悅的氛圍。1800平方米大廳被劃分為企業開辦、綜窗受理、一窗制證等十二大功能區,42個窗口能夠辦理190余項業務。藍、綠、灰的明快色系自然劃分出不同的行動路線,讓辦事群眾“抬頭知方位,低頭曉流程”。最引人注目的是原木書架圍成的“書香驛站”,2000余冊圖書每月更新,配備電子借閱屏、老花鏡的讀書桌等,讓等待時間化作詩意閱讀時光。
是空間革命更是思維革新,在設計上一改過去“機關化”的空間結構,升級改造后的昔陽縣政務大廳已然帶來的是更加開放、專業、便捷的空間體驗感。
“我們的想法是,市民來政務大廳不僅能辦得了事,更有休閑漫游的體驗,真正讓政務服務中心更具‘煙火氣’,成為營商環境的‘昔陽之窗’。”昔陽縣營商環境局局長王東凱表示,下一步,政務大廳計劃把傳統等候區升級為集托管、娛樂、教育于一體的復合空間,屆時,通過“童玩空間”配備積木桌、繪本和嬰兒護理設施,覆蓋哺乳、娛樂全場景,并招募大學生志愿者提供臨時看護服務,將實現群眾“帶娃辦事兩不誤”。
服務進化:
把“你的事”變成“我的事”
“劉大爺,您預約的房產過戶今天全程由我代辦。”早上9點,無障礙通道的輪椅聲剛響起,幫代辦員孟鑫森已半蹲著調整輪椅角度,推著大爺向不動產服務專區走去。
在綜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員化身“百變管家”。當王女士咨詢新生兒證件辦理時,工作人員輕點屏幕,衛健、公安、退役等6個部門的數據鏈瞬間貫通,20分鐘完成原本需要3天辦理的事項。宣傳架上,《市場主體創業服務手冊》和《自然人全生命周期服務套餐》如同人生百科全書,從襁褓到養老的每個階段,都有政務服務“高效辦成一件事”溫暖相伴。
晚上8點半,企業開辦專區依然亮著兩盞燈,一對新婚夫妻為開店趕辦執照。工作人員的鼠標在20多個關聯系統中穿梭,不到半小時,熱乎的證件就交到小夫妻手中。
從清晨到夜晚,昔陽縣政務服務中心用“民意實事1234機制”(一延時、兩幫辦、三免費、四提醒),將“認真”二字解讀成千萬次的精準服務。
為企業提供穿透式、直達式服務,助力企業“陪伴式”成長,昔陽縣政務服務大廳“迎商陽光會客廳”正上演破冰行動。昔陽縣金陽利民農貿批發負責人指著航拍圖焦急地說道:“項目卡在土地指標上。”昔陽縣發展改革和科技局局長劉立斌調出全縣存量圖:“這兩塊工業用地明天帶您踏勘。”三天后,無人機在選定地塊升起,企業擴建難題迎刃而解。
“‘昔’心辦、陽光辦”,從“營商”到“迎商”,“迎商陽光會客廳”不僅是政策解讀的平臺和舒心辦事的窗口,更成了企業成長的“孵化器”,將營商環境的優化答卷寫在了工地揚塵中和商戶的笑臉上。
答卷優化:
服務升溫后的“治理哲學”
政務大廳的空間重構與服務創新,絕非簡單的物理改造或流程優化,其本質是一場以人民為中心的治理理念的革新。
在政務服務大廳改造啟動前,昔陽縣營商環境局組建“改革前哨”,跨越四省六地開展20天沉浸式研學。考察組化身“政務學徒”,白天在余杭區數智大廳跟班辦理“指尖政務”,深夜復盤北京豐臺“接訴即辦”工單處置流程,將鄞州“無感審批”、太原“秒批系統”等12項創新成果轉化為78個實操案例。這場跨越3000公里的取經之旅,不僅帶回了長三角的數字化基因,更熔鑄出適配縣域特色的“昔陽方案”——在晉中大地率先嫁接“浙里辦”服務生態,讓太行山區的政務改革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
昔陽創新構建的“三角監督體系”正釋放治理效能。5名營商環境體驗官化身“政務服務啄木鳥”,帶著放大鏡掃描流程堵點;25個局長以群眾身份“反向跑審批”,親歷材料反復提交的切膚之痛;“經營主體暢談日”則如同“改革急診室”,通過解剖典型工單、追蹤系統日志,將反饋的“問題清單”轉化為制度優化的“施工圖”。半年來,30項“政策沖突”問題得以根治,61%的重復投訴自然消解,辦事窗口悄然出現的“歷史問題整改進度表”,見證著刀刃向內的改革勇氣。此外,20名新入職的“政務新銳”通過模擬處理2000余件虛擬辦件,精準預判企業開辦卡點,讓“一窗通辦”成為現實。
從“坐等上門”到“迎商客廳”,從“照章辦事”到“全周期呵護”,昔陽的政務服務改革讓“營商環境”這一宏大命題具象為無數個溫暖的觸點。
尚太鋰電的塔吊在政策破冰的土地上旋轉,“那年昔陽”的燈籠映照著創業故事,兒童科技探索中心的童聲里回蕩著改革協奏曲……當晨光再次點亮42個服務窗口,映照的是縣域治理理念的變革。這場始于服務臺前的蝶變,終將讓昔陽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營商沃土。
記者 史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