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4-02
山西日報記者 韓 樂 通訊員 孫 凱
大地回暖,處處洋溢著生機與希望。
3月下旬,記者走進壽陽縣尹靈芝鎮山南村的梅花鹿養殖基地,干凈整潔的鹿舍里,幾十頭體態健碩的梅花鹿正在享用科學調配的營養飼料。基地負責人梁治國是一名返鄉創業人員,2021年,他在山南村“兩委”的支持下,成立了壽陽縣鹿源養殖有限公司,投資100余萬元從吉林省引進了50余頭純種雙陽梅花鹿,建成占地7畝的梅花鹿養殖基地。如今,這里不僅成了旅游觀賞點,為游客提供了觀賞體驗,衍生出的鹿茸、鹿肉、鹿血酒等系列產品還帶來了可觀收入。
“今年我們計劃再投資150萬元啟動鹿園的二期建設,在原有養殖基地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增設養殖、觀光和產品加工3大區域,完善水、路、綠化等配套設施,打造集動物觀賞、互動體驗、休閑旅游、文化研究、科普教育、親子互動于一體的綜合性園區。”梁治國對養殖基地的發展充滿信心,“建成后,梅花鹿數量將增加到130頭,預計年收入可達20余萬元,吸納勞動力15人,為村集體增收8萬元。”
近年來,尹靈芝鎮山南村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落實壽陽縣“三建三制三評”行動要求,把發展方向瞄準農旅融合,實現了生態、旅游的協同發展,激活農旅融合發展的“一池春水”。
距離梅花鹿養殖基地兩公里外,是山南村的中華鱘人工養殖基地。遠遠望去,6個長方形魚池連片排布在占地2畝的魚池內,池塘的水清澈見底,一條條肥碩的鱘魚在池中穿梭。“魚池通過溝渠相互連通,空山水在水壓閥的作用下,源源不斷地引入魚池中。”基地負責人陳建文介紹道。
2009年,憑借得天獨厚的水源和區位優勢,利用山南水庫的優質水源,在村“兩委”的幫助下,村民陳建文投資50萬元成立壽陽縣泉山漁業養殖基地。“鱘魚是冷水魚,山南水庫的空山水溫度比較適宜,再就是鱘魚必須用活水養殖,它對溶氧量需求比較高……”有著16年養殖經驗的陳建文給記者念起了“養殖經”。“我們基地飼養的鱘魚品質優良,長勢非常好,在陽泉、晉中等地供不應求,去年產量有5000斤,收入10萬余元。”
近年來,山南村以建設文旅鄉村和水美鄉村為契機,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按照“以生態促產業發展、以產業帶動村民致富”的發展思路,配套建設了游客接待中心和民宿農家樂,逐漸將山南水庫、鹿源梅花鹿養殖基地、百畝水果采摘園、特種魚類養殖基地、燒烤垂釣園等串點成線,打造出一條具有鄉村文化特色的觀光休閑旅游路線。去年,山南村入選2024年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名單。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山南村的特色養殖產業為3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實現了村集體增收5萬元、戶均增收1000元。山南村的成功實踐,不僅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也為周邊鄉村提供了可借鑒的發展經驗。“下一步,山南村將繼續完善‘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的農旅融合發展模式與路徑,進一步打造鄉村觀光旅游特色品牌,壯大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山南村黨總支書記霍建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