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3-05
新時代的如椽巨筆在晉中大地寫下了雄厚壯美的精彩華章。華章背后,是強有力的思想指引、精神支撐和文化滋養。
一年來,我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強化責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為全市深入實施市委“156”戰略舉措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證、輿論支持、文化支撐和精神動力。
凝心聚力 理論武裝入心入腦
錨定燈塔,方能破浪揚帆。
我市全面提升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質量,市委中心組以上率下,圍繞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等主題,集中學習研討21次。組織骨干參加全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理論宣講骨干暨中心組學習秘書培訓班,共計培訓163人。組織145人參加中宣部理論局“網上黨校”平臺直播培訓活動,130余家市直單位開展“以學奮晉 聯組共學”55場,7月,省委宣傳部《宣傳工作信息》刊登《聯組聚智 共學重行——以晉中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聯組共學”實踐為例》經驗交流文章,我市“聯組共學”案例信息被中宣部全國宣傳干部學院內部刊物《學習與交流》刊發。8月,《晉中市抓實“兩個責任”切實提高黨委中心組學習質量》的經驗總結被“學習強國”山西學習平臺采用刊登,黨的創新理論落地見效。
如何把理說清、心講熱、情聚攏、勁鼓足,讓黨的“好聲音”成為新時代的“最強音”?一年來,我市精心打造理論宣講特色品牌,組織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傳宣講,組建晉中市“同心圓”宣講團,累計宣講1200余場次,受眾近26萬人次,線上宣講受眾1000萬人次。組織開展第五屆“小故事彰顯思想偉力”微視頻征集,推選出18個作品被省委講師團集中展示。承辦了全省理論走“晉”來宣講交流活動,來自江蘇、內蒙古、河北等地的優秀宣講員和山西省基層理論宣講骨干在平遙縣開展“沉浸式宣講”調研交流,取得熱烈反響。中宣部全國宣傳干部學院《學習與交流》(2024年第1期)刊登并向全國推廣我市基層理論宣講工作案例《守正創新 扎根基層 讓黨的創新理論春風化雨浸潤心田》,理論宣講遍地開花,深入人心。
此外,持續強化理論研究闡釋,加強社科重點課題和專項課題研究,編輯出版《晉中理論動態》《晉中論壇》等理論刊物,《遇見晉中》獲得第二屆“人文社科之光”社科普及短視頻大賽二等獎,8個課題通過省級專家論證獲得立項。“理論天天學”廣播欄目播出351期,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持續開展“汲取新時代思想偉力 激發高質量發展動能”征文推薦活動,《晉中日報》理論版刊發轉載20期共94篇征文,“學習強國”山西學習平臺刊發我市征文25篇,研究闡釋工作碩果累累。
昂揚信心 晉中旋律聲宏勢闊
新時代同心逐夢,新征程凱歌以行。
一年來,我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濃墨重彩、亮點頻現的宣傳引導,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為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正能量緊跟大勢——
持續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闡釋,認真做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黨紀學習教育等重大主題宣傳,及時準確轉載中央、省直媒體重點稿件580余篇。深入宣傳實施市委“156”戰略舉措的進展成效,辦好“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貫徹‘156’戰略舉措 奮勇爭先看晉中”等專題專欄,市直媒體全年共播發相關作品2510余篇。圓滿完成全省2024年“三個一批”活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現場會、“怡然見晉中”城市文旅形象發布等重大宣傳報道任務。圍繞全市重點工作,市直媒體各平臺矩陣式傳播,累計發布新媒體作品2.58萬條,累計播放量達到5183萬余次,傳播范圍廣,輻射人群多,產生了良好的輿論反響。強化全市新聞發言人隊伍建設,全年累計舉行43場新聞發布活動。2024年11月21日,4位市政府班子成員在全省“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全方位轉型”系列主題發布會上介紹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效,反響熱烈。
好聲音聲名遠揚——
不斷完善與中央駐晉新聞單位的通聯協作,常態化向央媒、省媒推送我市重點稿件。召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山西總站晉中通聯工作會議,實現視頻類報道中央、省、市、縣四級同頻聯動,報道質效顯著提升。晉中故事不斷登上主流媒體重要版面和時段,在省級以上媒體發稿2.29萬條,其中中央七大媒體報道1933條,《人民日報》57次聚焦晉中,新華社53次聚焦晉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晉中報道累計289條,山西日報報道累計335條,山西廣播電視臺累計報道621條(其中山西新聞聯播報道391條,月均保持在30條以上)。全國兩會期間,央視《焦點訪談》、人民日報、新華網等主流媒體對市委書記常書銘進行專訪報道。山西廣播電視臺大型融媒體欄目《奮晉者說》欄目專訪市委書記,網絡綜合閱讀量1038萬+。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星參加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法建交60周年“最美相遇”主題活動,全網播放量800萬+,點贊量10萬+。
好故事家喻戶曉——
聚焦市委“156”戰略舉措,以“錨定高質量 轉型在前列”“聚焦高質量 改革看晉中”為主題,組織開展了系列主題宣傳活動。其中,“錨定高質量 轉型在前列”主題宣傳首期采風活動聚焦持續優化“五張牌”高質量發展,全方位轉型的五篇大文章,23家主流媒體參與,形成210篇重點新聞報道,網絡綜合閱讀量5100萬+。第二期聚焦打造“怡然見晉中”城市文旅形象,集中推出120余篇新聞報道以及 20 條短視頻,網絡綜合閱讀量達1500余萬人次。“聚焦高質量 改革看晉中”視聽媒體晉中行主題宣傳活動,組織山西廣播電視臺8個節目平臺骨干記者,在我市開啟沉浸式采風,累計制作相關稿件80余條,全網覆蓋累計4000萬人次。2024“行走中國 報道中國”海外華文媒體山西行活動,10余個國家20多位海外華文媒體記者在我市采訪采風,累計刊登報道200余篇,海內外綜合瀏覽量達2000萬+。
培根鑄魂 時代新風馥郁芬芳
文明是美好,是溫暖,更是力量。這一年,我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聚焦立精神支柱、樹價值標桿、育時代新人,全面創新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以日新月異的精神風貌展現新時代文明風尚。
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5家單位入選省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點,在全市組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微視頻)征集展示活動,參與群眾達6萬余人,向省委宣傳部報送29部作品,我市獲得優秀組織獎,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層落地生根。創新載體方式,建設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介休綿山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網上數字展館,完成省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左權晉冀魯豫邊區臨時參議會改陳布展工作,舉辦“學雷鋒”“祭先烈”“黨在我心中”“9·30”烈士紀念日公祭等主題活動,進一步激發愛國熱情、凝聚奮進力量。各縣(區、市)組織廣大婦女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專題講座,受眾1000余人,舉辦2024年秋季學期思政大講堂系列活動之國防教育講座,受眾3萬余人,引導學生認清形勢,樹牢國防意識。
引領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
組織各縣(區、市)文明辦召開培訓會,學習領會新版測評體系內容,不斷提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水平。常態化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指導協調36個責任單位開展材料申報工作,安排11個責任單位及榆次、太谷開展實地考察自測。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宣傳,晉中廣播電視臺宣傳80余條,晉中日報刊發信息100余條。組織開展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先進典型推薦復查工作,新推薦文明城市1個、文明村鎮11個、文明單位12個、文明家庭1個、文明校園3個,復查文明村鎮15個、文明單位18個、文明家庭2個、文明校園3個。
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
聚焦立精神支柱、樹價值標桿、育時代新人,常態化開展理論宣講、文藝文化、移風易俗等文明實踐活動1.8萬余場,累計開展集中性文明實踐活動240余場。開展示范所(站)建設,評選出11個示范所、22個示范站。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圍繞春節、清明節、七夕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組織“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佳節”活動,舉辦傳統民俗、戲曲表演、非遺傳承展示等活動1000余場次。在平遙、介休、和順、祁縣成功舉辦“我們的節日·春節——平遙中國年”“清明——介休寒食清明文化活動”“七夕——和順牛郎織女文化主題日”“重陽——祁縣王維詩歌主題文化活動”,示范性活動在全省乃至全國形成廣泛影響。
提升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
以榜樣的力量典型引領,推選一人入圍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推薦中國好人候選人5名,推選“新時代山西好少年”4人。征集展示“童聲里的中國”少年兒童合唱視頻作品16個,其中5個作品被省文明辦擇優宣傳展示。牽頭組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專班,從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繁榮發展鄉村文化、深入持久推進移風易俗三方面實施10項重點工作任務。組織開展政策宣講、主題教育、倡議倡導等移風易俗活動300余場次,發放宣傳品3萬余份。組織參加移風易俗主題文藝節目征集展示活動,累計向山西廣播電視臺報送優秀作品30余個,同時開展線上線下展演30余次,深化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
百花齊放 文化事業生機盎然
文化是廣泛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也是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的關鍵元素。一年來,我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深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沃土,持續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全力激活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池春水”。
豐富文化活動,浸潤百姓心田。春節、元宵節期間開展了“春到萬家”活動,組織群眾文化系列活動175項,還有“圖書館里過大年”“博物館里過大年”“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等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充分滿足了節日期間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扎實推進文化惠民工程,組織全民文化活動季系列活動140余場。舉辦了山西省首屆曲藝大賽、“龍騰盛世錦繡晉中”攝影展、強國復興有我“歌唱祖國”大家唱群眾歌詠活動等群眾文化活動,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營造良好氛圍。
守護文化傳統,留住歷史根脈。出臺了《晉中市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市級協調專項工作機制實施方案(試行)》,建立晉中市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市級協調專項工作機制,“非遺煙火 心中的家”中部六省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成果展在靈石王家大院景區展出,126個非遺項目精彩亮相。第四次文物普查有序推進,截至2024年12月13日,全市共調查復核不可移動文物3452處。
繁榮文化產業,展示深厚底蘊。管好用好文化產業資金,組織開展了2023年度省市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項目自評工作,全年共爭取省級文產專項資金680萬元。參加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參展企業總銷售額達1686萬元,簽訂合作協議200萬元,達成合作意向500萬元。組織企業參加首屆中歐亞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平遙推光漆器、祁縣玻璃器皿等非遺產品走向海外市場,集中展示了我市獨特的文化產業特色及文化底蘊。
乾坤揚浩氣,河山滿目新。新征程上,我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緊緊圍繞提升文化影響力、展示晉中新形象,全面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晉中篇章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記者 楊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