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2-21
新春伊始,乍暖還寒的晉中大地已然呈現出不負好春光、奮戰“開門紅”的生動局面,企業加速復工復產,機器開足馬力生產,項目熱火朝天推進,在轟鳴的機器聲中、忙碌的流水線上,我市工業經濟跑出了開年“加速度”。
新程已開啟,回望來時路,是為了更好地奮勇爭先。過去一年,我市工業經濟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7個百分點,排名全省第四。其中,制造業增速4.8%,排名全省第三,占規上工業比重提高到24%,較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一直以來,工業作為拉動經濟增長、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引擎,在全市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盤點2024年全市工業經濟,重點產業產能利用率逐季回升,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全市工業經濟總體保持平穩運行態勢。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2024年,面對新舊動能轉換陣痛凸顯、有效需求釋放不足等大環境的多重挑戰,我市工信系統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落實市委“156”戰略舉措,促轉型、聚鏈條、賦新能,扎實推進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在2024年我市工業經濟成績單中,分門類看,除采礦業增加值較上年下降0.8%外,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較上年分別增長4.8%、9.8%,實現明顯增長。全市工業34個大類行業中,六成以上的行業較上年實現增長,重點統計的21種工業產品中,近半數產品保持明顯增長。
制造業:加快轉型 支撐有力
制造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去年,我市在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賽道上極速前行,以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崛起、未來產業培育,帶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引領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我市的焦化產業在前幾年技改項目投產的引領下,裝備水平、綠色生產水平大幅提升,產能有效發揮,2024年全市焦炭產量恢復到966萬噸,增長16.5%,帶動焦化產業增長6.4%。緊抓市場價格優勢,促進東方希望靈石鋁業一條生產線滿產,拉動有色金屬行業增長16.9%。強偉紙業等一批重點傳統產業企業持續發展壯大,讓傳統產業在轉型升級的淬煉中加速變革。
看新興產業持續發展,近年來,我市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在尚太鋰電滿產拉動下,全市碳素產業增長17.9%,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60%。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持續擴能,新能源裝機超過50%,拉動電力行業增長10.3%。
看未來產業培育壯大,我市堅持以項目為牽引,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努力鍛造晉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鋼筋鐵骨。山西光存、龍湖精密、太重油缸等一批新質生產力項目投產達效,太重榆液入選全國首批“卓越級智能工廠”項目。2024年,全市液壓產業同比增長9.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59.4%,有效拉動制造業提速。
產業鏈:聚鏈成群 集約發展
產業鏈是工業經濟的筋骨,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當下,全市省級重點產業鏈企業達到69戶,全省第四,全年省重點產業鏈企業營業收入達到650億元以上,增長約15%,4個省級專業鎮全年營業收入達229.4億元,增速超過20%,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撐。
光伏產業大恒能源10GW光伏垂直一體化制造基地、聚鑫300萬噸高純石英砂提純項目正在建設,和順玉晶4×1200t/d光伏壓延玻璃生產線及配套深加工項目正在完善前期手續……我市聚焦產業鏈、專業鎮,圍繞新型工業化,加快重點項目引進投產,不斷增強產業集聚效應和帶動支撐作用,加快布局上下游貫通、產供銷配套、大中小協同的產業集群,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新質生產力:產業向“新” 發展提“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
過去一年,我市聚焦新質生產力,在新賽道加速競逐,產業向“新”,發展提“質”,多措并舉賦能企業發展。
全年累計開通5G基站超萬座,進一步夯實了全市數字經濟發展的基底;持續提升企業“兩化”融合貫標意愿,新增25戶“兩化”融合貫標企業;新認定13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推薦14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申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至此全市市級以上技術中心達到160個;三批次培育認定創新型中小企業109戶,培育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5戶,累計認定有效期內創新型中小企業241戶,專精特新企業達到318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戶;經緯智能通過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復審,晉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上線,山西建投建筑產業有限公司榮膺“山西省綠色工廠”稱號,推進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累計培育省級試點示范企業22戶、標桿企業1戶。
記者 劉冬冬 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