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5-02-19
在祁縣賈令鎮,有一座承載著百年歷史的古村落——谷戀村。這里,青磚黛瓦的古宅與煥然一新的村容相映成趣,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文旅產業交融共生,一幅“村美、業興、民和”的和美鄉村圖景正徐徐展開。
步入谷戀村,精美的石雕、木雕隨處可見。村內古建林立,雕梁畫棟間盡顯匠心獨運,漫步其中仿佛時光穿越。“作為‘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谷戀村不僅是晉劇之鄉,也是秧歌之源。”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楊玉珠如數家珍地介紹道,因明清時期村里富商眾多,高宅鱗次櫛比,故有“銀谷戀”之稱。“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村里就有40余座,晉劇祖師爺高錫禹故居、清代古剎金剛寺、清末翰林高錫華故居等也都在這里。”
然而,曾經的谷戀村古巷雖深,卻掩不住“四堆十亂”的雜亂。楊玉珠嘆了一口氣:“古建因年代久遠,不少院墻出現坍塌破損,急需保護修繕,但如何修、資金哪里來成了難題。”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給谷戀村帶來了新思路。隨著輕旅游、微度假的不斷升溫,鄉村的“詩和遠方”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谷戀村利用位于喬家大院與昌源河濕地公園之間且距離喬家大院不足3公里的區位優勢,制定了“古村落+農文旅”的發展新模式。通過帶游客看古建、訪遺跡,住民俗、尋根脈,反哺古建筑保護,推動傳統古建筑的可持續發展與活態傳承。
谷戀村通過實施園林式古建民宿項目,將村內16處閑置老宅打造成集“住宿、康養、參觀、演藝、傳習”功能于一體的園林式古建民宿。“民宿雖小,卻是撬動鄉村振興的一個支點。在設計改造上,既要留住鄉愁,保持當地特色,又要讓游客感受到不一樣的體驗,讓民宿成為近處的詩,遠方的家。”楊玉珠說道。
同時,谷戀村還積極開展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試點工作。先后投資300萬元,打造集歷史人物展覽、先進思想文化展示、教育培訓等為一體的三賢館。同時,為紀念祁太秧歌大師“狗蠻”師傅(高錫禹先生),新建了“狗蠻劇院”。“這里是金剛寺,經過修繕后煥然一新,鐘鼓樓巍峨聳立,寺內的大殿、山門、東西配殿等古建也重現了昔日風采。”村民高保東談起古建保護難掩激動。
在古村落保護與開發中,谷戀村不僅注重硬件設施的完善,還注重文化內涵的挖掘與傳承。每年年末在金剛寺舉辦“祈福大會”,吸引各地賓客前來祈福;成立谷戀詩社,每月舉辦書畫展,定期舉辦詩詞節,吸引文人墨客來此采風創作;每周四舉辦晉劇票友大會,吸引各地票友前來賞鑒;挖掘和整理古村文化資料,目前已完成了《谷戀志》等史料性文稿。此外,谷戀村還新建了百畝芍藥園,舉辦了芍藥旅游節,豐富傳統村落現代農耕文化旅游內涵。這些活動不僅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文化體驗,還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春節期間,穿行于谷戀村巷道之間,看古建筑群、住特色民宿,成為不少游客在谷戀村過年的新方式。“今年春節,不少來喬家大院旅游的游客選擇住在我們這里。”谷戀村景福堂客棧老板告訴記者,干凈整潔的小院,現代簡約和中式古典相結合的裝修風格,都給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保護中開發,在傳承中創新。如今,這座古老的村落,在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的東風下,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人面前,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新篇章,成為鄉村振興的又一張亮麗名片。
本報記者 范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