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2-10
春節期間,榆社縣濁漳河邊,一排排設施蔬菜大棚內,紅艷艷的西紅柿長勢喜人,碧綠的嫩黃瓜生機勃勃……這些“秀”色可餐的蔬菜從榆社的田頭走向晉中市城區、省城太原以及周邊城市居民的餐桌上,豐富了城市人的“菜籃子”,也鼓起了榆社菜農增收的“錢袋子”。然而,立春之后,倒春寒裹挾著大風來襲,給豐收在望的大棚蔬菜帶來考驗。為減少大風降溫天氣給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2月7日,榆社縣積極組織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大棚基地,指導農戶做好田間管理及安全防范措施,幫助農戶科學應對大風降溫天氣,確保農業增產增收。
近年來,榆社縣以菜生“財”、以菜聚“財”,將設施蔬菜種植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按照“突出特色、統一規劃、因地制宜、區域布局”的原則,集中連片,大力發展,打造出濁漳河、泉水河、云簇河沿岸三條蔬菜產業帶。種植面積遍布該縣9個鄉鎮70多個村莊,全縣設施規模蔬菜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年產值上億元,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重要支柱產業。
針對低溫和大風天氣帶來的影響,肩扛助農護“菜”的責任,榆社縣組織農技人員深入蔬菜大棚生產一線,仔細查看設施蔬菜大棚內作物的生長情況,同時向種植戶詳細講解防范低溫凍害、防風加固、種植管理、大棚設施栽培管理等技術,提醒菜農做好保溫、防風工作,最大限度減輕寒潮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榆社縣農業農村和水利局農技人員陳建斌為菜農支招,提出三個管理要點:一是大風降溫天氣來襲,菜農一定要檢查自己的大棚設施,采取加固措施,確保不能損害棚體,蔬菜不要受了凍害;二是近段時間,由于氣溫和地溫都較低,大棚里千萬不要澆大水;三是抽時間打掉蔬菜枝桿上的老葉和殘葉,提高通風性和透光性。
據悉,近段時間,榆社縣會持續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調查了解情況,開展技術服務,確保農業生產安全有序。菜農們紛紛表示,有農技人員為大棚保駕護航,他們就有足夠的信心應對不測天氣,致富增收的干勁足足的。
記者 路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