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2-07
喜慶的妝造扮起來 記者 白桾煜 攝
歡快的秧歌扭起來 記者 程婧 攝
蓮花灣:炫彩巡演樂翻天
?舞龍舞獅劃旱船,敲鑼打鼓鬧新春,在晉中,“鬧”社火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進入正月,一場場熱鬧喜慶的社火表演如約而至,為晉中披上了節日的盛裝。
喜慶的鑼鼓敲起來,歡快的秧歌扭起來。2月6日,農歷正月初九,榆次區瀟河蓮花灣景區內人聲鼎沸,歡聲笑語不斷。由榆次區人民政府主辦的“蛇舞新春 榆你同行”新春社火巡演在此隆重舉行,將春節的喜慶氛圍推向了高潮。
隨著喜慶的鑼鼓聲響起,整個景區瞬間沸騰起來。來自榆次區修文鎮、路西街道、北關街道的社火隊伍身著節日盛裝,踏著歡快的鼓點,紛紛亮相。他們或扭著歡快的秧歌,或敲打著震天的鑼鼓,用最具地域特色的民間藝術表演,共同演繹著一年一度最接地氣、最具年味的盛宴。
在景區廣場上,傳統社火表演火熱啟幕。一紅一黃兩條巨龍在空中翻騰起舞,劃出一道道絢麗的弧線。它們時而翻騰跳躍,時而搖頭擺尾,每一個動作都活靈活現,令人目不暇接。
廣場中央,雄壯的獅子在地上歡快地戲耍,七彩旱船悠然搖曳。看社火的群眾發出陣陣歡快的笑聲,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他們或駐足觀看,或拍手叫好,或拿出手機記錄下這難忘的瞬間。社火表演不僅為他們帶來了歡樂和喜慶,更讓他們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和鄉土情懷。“看社火,熱熱鬧鬧慶新春,春節的年味又回來了。”市民李桂英高興地說。
在這片歡樂的海洋中,不僅有成年人的熱情參與,更有許多小朋友的身影。他們或扮演著小獅子,或騎著小毛驢,或扭著歡快的秧歌,用稚嫩的動作和純真的笑容為社火表演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
市民田蓉領著12歲的外甥表演騎毛驢,她告訴記者:“參加社火表演不僅讓孩子了解了傳統社火、學習了傳統文化,更鍛煉了孩子的身體、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北關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傳統社火是過年必備的節目,深受群眾喜愛。今年的社火有很多小朋友參與進來,家長們很支持,我們也在其中增加了一些小孩子的角色。這既豐富了社火表演的內容,也讓更多人了解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社火越熱鬧,來年越紅火。響徹云霄的圓鼓、輕盈歡快的秧歌、八面威風的舞龍,一招一式無不飽含著大家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今年60歲的趙紅平在現場看得入迷:“每到春節,咱晉中人最期待的就是鬧社火,今天的表演很精彩,大家十分開心。”
隨著社火表演的持續推進,整個蓮花灣景區內鑼鼓喧天、彩扇飛舞、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歡鬧的社火掀起了歡慶的高潮,喜慶的氣氛彌漫在每一個角落。人們在這片歡樂的海洋中盡情釋放著內心的喜悅和激情,共同慶祝著這個充滿希望和美好的新春佳節。(記者 武玲芳)
平遙縣:民俗表演展活力
祥龍辭舊歲,瑞蛇賀新春。春節期間,在平遙縣東泉鎮水磨頭村的晉商古道上,一場場精彩絕倫的傳統民俗表演正熱烈上演,為村民們和遠道而來的游客描繪出一幅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民俗表演中,演員們身著節日盛裝,精神煥發,帶著滿滿的喜慶之情,盡情展示著獨具地方特色的背棍、劃旱船、踩高蹺、舞龍等傳統民間社火,以及弦子書等精彩節目。一首《美麗東泉》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掌聲和喝彩聲此起彼伏。
晉商古道上,游客們紛紛駐足欣賞,拿出手機拍照分享,將這份濃濃的年味和鄉村振興的喜悅傳遞給家人、好友。觀看表演的游客鞏國晶興奮地表示:“我看到了街頭巷尾都掛著紅紅的燈籠,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舞龍、踩高蹺等傳統活動非常棒,讓我仿佛回到了小時候。”
夜幕降臨,水磨頭村鋪則底街燈火璀璨,各式燈籠掛滿街頭,增添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裸眼3D燈光秀更是讓古街的傳統韻味與現代科技交織呈現,為游客們帶來了一場視覺與科技的雙重盛宴。游客任曉玲贊嘆道:“白天看了社火表演,晚上又看了非常震撼的燈光秀,我一定會帶著家人和朋友再來體驗一次。”(記者 武玲芳)
壽陽縣:緊鑼密鼓忙排練
隨著元宵節的臨近,連日來,壽陽縣多所學校緊鑼密鼓地排練著傳統的民俗表演,為即將到來的新春社火表演準備著。
在該縣平頭中學排練現場,一支由學生組成的參演隊伍正在緊張有序地排練社火節目《罕山大竹馬》。學生們隨著歡快的節奏,不斷熟悉動作、變換隊形,動作輕盈活潑,現場洋溢著濃厚的喜慶氣氛。
與此同時,壽陽縣第一職業中學大型社火節目《儺舞傳奇》的排練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學生們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通過激情四溢的鼓點和鏗鏘有力的節奏,將古老的民間舞蹈場面生動地呈現在人們眼前。
《儺舞傳奇》節目參演者王帥告訴記者,雖然個人部分已經相當熟練,但在與隊友的配合上還存在一些不足。王帥表示:“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要加緊訓練,以確保在社火活動中展現出最佳的表演效果。”
作為壽陽縣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儺舞的表演形式獨特、內容豐富,蘊含著濃厚的民俗風情。為了此次表演,壽陽縣第一職業中學邀請專業導演團隊進行指導,力求每一個動作都能原汁原味地保留傳統技藝。
《儺舞傳奇》節目總導演王運鴻介紹:“這個節目我們改變了以往傳統的表演方式,加入了舞臺的運用效果,目前分備戰、潛伏、攻城、歡慶四個篇章,四個故事都是根據儺舞的由來改編的,希望通過表演讓觀眾看明白儺舞發展的脈絡,讓大家更加清楚地了解壽陽儺舞背后的文化底蘊。”
相信在春節期間,這場融合了傳統與創新的社火表演定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吸引更多人前來觀賞,感受社火文化的獨特魅力。(記者 武玲芳 馬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