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1-08
2024年以來,榆社縣聚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主題,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主線,發揮“頭雁領航、強雁競逐、雛雁振翼”的“雁陣集群”效應,為鄉村發展注活力、添動力。
頭雁領航,鄉村振興有了盼頭。
在榆社縣社城鎮社城村,五彩斑斕的花卉綻放出絢麗的“容顏”,成為鄉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們村的花卉產業不僅讓村子變得更美了,還為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從2019年以來,我們通過‘村委會+黨員種植戶+致富帶頭人’這樣的模式聯合打造了‘社城花卉’品牌,每年銷售各類花卉200多萬盆,帶動務工200多人,實現增收400多萬元,利潤100多萬元。”該村黨支部書記石躍軍自豪地說。
石躍軍帶領村民積極投身花卉種植產業,引進蝴蝶蘭、一品紅、繡球、百合等多個品種,全力打造現代化花卉種植基地。目前,“社城花卉”已成為我市集育苗、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最大花卉生產基地。同時,他積極開拓市場,與周邊城市的大型花卉市場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花卉產品暢銷至北京、上海等地。目前,花卉產業已成為支撐該村發展的重要支柱。
頭雁強則發展盛。為了讓“頭雁”們飛得更高更遠,榆社縣每年舉辦全縣農村(社區)“領頭雁”培訓班,不斷提高村(社區)“兩委”主干的理論水平、服務能力和履職本領,幫助村黨支部書記進一步開闊思維、拓寬視野、增長才干。
強雁競逐,鄉村發展有了活力。
榆社縣河峪鄉偏良村黨支部書記劉建光把發展民宿經濟作為突破口,積極探索村企共建新模式,打造9座高標準古建民宿小院,建起了生態采摘園,利用閑置草地建設偏良碼頭,發揮資源串聯效應,巧妙地將農業、文化與旅游融合在一起,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
像劉建光這樣的“強雁”在榆社還有很多,云簇鎮東莊村黨支部書記游德華、郝北鎮韓村黨支部書記常海龍等優秀的村黨支部書記,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積極探索適合本村發展的產業模式,帶領村民們在致富的道路上大步前行。目前,榆社縣已有超過84%的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了20萬元。
雛雁振翼,鄉村未來有了希望。
“我們村現在發展得一般,我們要向先進村看齊,盡快改變村子落后的面貌。”新任村黨支部書記常旭東說。西馬鄉田家溝村被確定為軟弱渙散村,支部班子缺失、戰斗力不強。“為民服務意識差”是常旭東首要解決的問題,整頓工作開展以來,他組織實施了人居環境整治、惠民服務基礎設施、集體經濟壯大三大提升行動,黨支部凝聚力得到了顯著增強,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鄉村振興,人才為要。榆社縣把培養儲備村級后備力量作為基層組織建設的有力抓手,將本村致富帶頭人、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退役軍人和本鄉本土大學畢業生等9類人員及時納入村級后備儲備池,不斷為村干部隊伍注入新鮮血液。
雁高飛不足喜,群雁齊翔方為盛。榆社縣將錨定促進鄉村高質量發展需求,創優鄉村人才大生態,全力培育“雁陣集群”,持續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戰斗力。
記者 路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