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5-01-03
近日,山西雨泉食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熱鬧非凡,機器聲、水流聲交織,濃郁豆香撲鼻而來。在這里,黃豆通過智能化生產設備,快速變成豆腐和豆干,隨后被運往各地市場。近年來,太谷區深入挖掘本土資源和豆腐文化,利用科技為傳統豆腐產業賦能,讓其實現了從傳統手工作坊向現代化產業的跨越,成功闖出一條產業振興的新路子。
走進車間,只見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嶄新的智能化生產設備,將一粒粒黃豆送上傳送帶,經過浸泡、磨漿、煮漿、壓榨、成型等一系列工序,鮮嫩的豆腐和豆干便新鮮出爐了。“我負責太谷市場銷售,每天早上 4 點就得過來,而榆次、太原的同事凌晨2點就到了,生意太火爆,來晚了根本忙不過來。”負責銷售的王進朝笑著說,“咱這豆腐、豆干都是真材實料,口感好,消費者就認這個牌子。” 該公司總經理吳應龍介紹道,企業創立之初便引入自動化生產線,今年更是投資60萬元升級設備。“新設備上線后,每天能消耗5000至6000斤黃豆,日產豆腐8000斤、豆干4000斤,人工成本降了,效率卻大幅提升。”吳應龍難掩自豪之情。
太谷豆腐不僅滿足了當地百姓的味蕾,還走出家門,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科技的力量讓這一傳統產業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實現了從小豆腐到大產業的華麗轉身。
記者 馬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