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和順縣平松鄉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緊抓機遇,乘勢而上、敢為善為,全力打造和順縣東部文旅示范區“新地標”,以“文旅興”帶動“百業旺”。
“四鏈四線”
繪就嶄新藍圖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關鍵在于把鄉村秀美山水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平松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毛曉玲介紹,該鄉因地制宜,圍繞發展要求,整合區域特色,按照“科學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差異、全域共建共治”的創建思路,繪制了“四鏈四線”規劃藍圖。
橫向擴展特優產業鏈,打造龍頭牽引“產業線”。積極發揮宏田嘉利、千禾農業兩個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扎實推進特優產業發展,橫向延伸擴展大夫巖晉蕎緣壓餅廠、瓦房村銘焜粉條食品廠等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力爭實現“村村有產業、戶戶能增收、人人有技能”。
縱向延伸環境整治鏈,勾勒美麗鄉村“風景線”。從農村環境整治入手,緊盯全鄉環境整治重點問題及主干道、河道溝渠、房前屋后等重點區域,梯次推進14個行政村開展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整治提升“五大行動”,繪就天藍、地凈、水清、河暢美麗鄉村新畫卷。
空間構建文旅體驗鏈,鋪展聚勢蝶變“地標線”。整合全鄉古跡建筑資源、紅色歷史資源及綠色生態資源,優化“一核三帶多點”文旅空間布局,構建全鄉一村一韻、百花齊放、處處皆景、全域可游的文旅發展大格局,推進平松全域文旅發展聚勢蝶變為和順東部文旅示范區“新地標”。
靶向發力治理提效鏈,構筑共治共美“民生線”。強化黨建引領,固本強基,繼續推進村級“一堡壘五中心”提質升級,全面推動14個行政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提檔升級,持續開展好“星級文明戶”“美麗人家”創評活動,倡導鄉村文明新風尚,讓群眾生活更文明、更美好、更幸福。
平松林場
示范帶動
全域美麗起勢
毛曉玲表示:“我們堅持典型引路、示范帶動,將全鄉14個行政村分為2個精品示范村、7個提檔升級村和5個環境整治村,三年完成全域打造。”
精品示范村平松村、小南會村按照“十有十能”標準,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鄉村治理上鞏固完善、提檔升級、打造爆點。平松村打造綜合文旅示范村。小南會村新建叔齊伯夷文化園、兩座橋、兩條便道,形成“一園兩橋兩便道”秀美景致,拓展垂釣、崖壁棧道、農家民宿、書畫寫生等鄉村旅游休閑文創項目,進一步提升AAA級鄉村旅游示范村品質內涵。
提檔升級村劃定合山、玉女、新寸、瓦房、白泉、石南坪、坪地川7村,以“六化”為目標,立足村莊實際,推進廁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開展村莊全面治理、整體提升。今年重點打造合山村和玉女村兩個爆點村。合山這座千年古村群山環抱,泉水流韻,山水獨絕與人文璀璨雙重浸潤。深入挖掘合山華夏之母——懿濟圣母文化資源、倒流奇泉自然奇觀及清涼谷地優越的氣候地理優勢,敲定“和順清涼谷、幸福新合山”發展定位,構建“一谷兩區三地兩層次”文旅空間布局,實現文化和旅游牽手。通過整合合山豐厚的文旅資源,激活產業發展新動力,發展合山星谷文旅產業園、農家樂、民俗等多元業態經濟,破解“清涼經濟”密碼,為產業振興打開新視野、新空間。玉女村以千禾農業龍頭企業為引擎,改造入村產業路及產業主題文化園,展現鄉村振興新圖景。
環境整治村按照“一拆三清一改”標準,就三泉、后祁、西河會、先生堂、沙佛陀5村開展改善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實現村莊干凈、整潔、安全、有序。
太行植物園
整治環境
村容煥然一新
“冬日喜得白云暖,迎風笑帶雪嶺香。”這是和順縣平松鎮平松村太行植物園景區的初冬美景。
自景區開放以來,這座天然氧吧吸引了眾多游客紛至沓來,儼然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為了興旺旅游產業,平松村全面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提升鄉村宜居程度,目前,全村線纜、排水設施、公共道路等均進行了整體布局,整修上下水工程、鋪設瀝青路面、污水處理站項目開工、線纜管網入地,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看著絡繹不絕的游客,村民胡彩虹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她說:“現在村里的環境干凈又漂亮,晚上村民們齊聚文化廣場,有鍛煉的、跳舞的、聊天的,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大家都十分開心。”對此變化,村民翟彥萍感到欣喜不已。
自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來,平松鄉積極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由基礎整治向品質提升轉變,組織召開全鄉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動員會,廣泛宣傳、認真排查,建立問題排查臺賬和整治清單,明確整治時限、整治措施和整治責任人,做到問題、點位、責任“三清楚”。同時,建立鄉、村兩級干部包保以及專項攻堅責任網,層層傳導壓力,以壓力促進行動落實。如今,平松鄉各村都如平松村一般,處處舊貌換新顏,村居環境心曠神怡,村民生活其樂融融,一幅村美、家富、人和的鄉村新圖景徐徐展開。
如今,平松鄉里,美麗鄉村建設新曲正酣,鄉村振興前景無限。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讓鄉村的環境、產業、鄉風齊頭并進,繪就美麗迷人的鄉村新圖景。
文/記者 李娟 圖/記者 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