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09-21
累計完成農業生產托管面積達63萬畝;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達85萬畝(次);已供應農資7萬余噸……
隨著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深入推進,以農業生產托管為主要形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已成為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一張亮麗名片。
9月18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以來,市供銷合作社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牽引,精準對接農戶需求,不斷夯實基層服務組織,搭建綜合惠農服務平臺,以推進農業生產托管為抓手,切實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在穩糧保供、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多元主體參與 夯實服務基礎
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整合多方優勢資源,共建多元服務平臺,以精準對接農業生產需求為目標,堅持提升質量、規范發展、多元建設,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惠農服務網絡,成為供銷合作社開展為農服務的前沿陣地。
在實際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過程中,全系統充分發揮基層組織貼近農民、熟悉農情、帶動力強的優勢,以“高標準改造基層社、多層面提升專業合作社、多方位建好綜合服務社”為重點,扎實推進基層組織高質量建設。目前,建有基層社130個;領辦參辦專業合作社163個、農村綜合服務社556個。依托社有企業、基層社、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采取獨資、參股、聯辦等方式,建設集農資供應、統防統治、農機作業等服務為一體的惠農服務平臺,共打造鄉級惠農服務中心67個、村級惠農服務站163個、新型莊稼醫院65個,配備各種農機具446臺(套),倉儲面積1.4萬平方米。采取供銷合作社領辦、村“兩委”參與、農業大戶加入等方式,發展左權慶榮農機、介休米香植保等一批農機、植保等服務型專業合作社,培育了平遙供銷飛防、晉中匯豐農業等一批植保無人機飛防、農機聯合作業等區域性服務組織,共同打造服務現代農業的新型力量。
創新發展模式 拓展服務內容
在壽陽縣南燕竹基層社,“三社融合、雙層托管”的全機械化托管服務模式,助農增收成效明顯。目前,該社土地托管面積達1.68萬畝,輻射帶動農戶1200余戶,畝均生產成本降低200余元,預計年底戶均可增收5000余元,村集體可增收170余萬元。
這是供銷合作社系統積極圍繞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為農民提供綜合性、專業化、全程化服務的成功實踐。
“我們以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為引領,鞏固現有優勢、補齊發展短板,積極推進惠農服務平臺再提升,土地托管規模再擴面,農業社會化服務再升級。”市供銷合作社副主任李慧明介紹。
依托系統各類惠農服務平臺,市供銷合作社大力開展土地托管服務,從農民最需要的耕、種、管、收、加、貯、銷等全產業鏈入手,發展單環節托管、多環節托管、關鍵環節綜合托管等“菜單式”半托管和“保姆式”全程托管模式,并圍繞“特”“優”農業發展,積極探索干鮮果、中藥材等經濟作物托管服務。全力打造全產業鏈服務,圍繞我市主導產業,橫向拓展服務面,縱向延伸服務鏈,推動土地托管服務由家庭農場、種糧大戶、農民合作社等向小農戶延伸,由平川地區、大田糧食作物向山區、經濟作物延伸,由產前、產中向產后烘干、倉儲、加工、銷售等“后半程”環節延伸,重點開展一家一戶做不了、做不好或做了不劃算的深耕深松、病蟲害防治、秸稈處理、烘干貯藏等關鍵環節服務。同時,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服務優勢和村“兩委”組織優勢,創新開展代耕代種、聯耕聯種、農業共營制、訂單農業等模式,進一步提升供銷合作社系統為農服務能力和水平。
有效供給農資 提升服務水平
供銷合作社是農資供應的主力軍。今年以來,市供銷合作社積極開展農資集采集配活動,深入實施“綠色農資”升級行動,全力提高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水平。
記者了解到,該社切實優化農資供應結構,提升高效、環保、新型農資產品比重,有效促進綠色農資精準投入、高效利用,共銷售水溶肥1500噸、有機肥2100噸。
科技的賦能,也讓農資供應更加智慧高效。當前,全系統共有4臺智能配肥機,可為農民提供土壤檢測、智能配肥、科學施肥等“一站式”精準化服務,滿足農業生產多元化多層次需求,推進測土配方、統防統治、水肥一體化等綠色生產技術應用,每畝可減少15%至20%的化肥使用量,降低20%農藥使用量,大大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促進農業節支增效。此外,今年全系統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科學技術,創新服務模式,開展在線問診、網絡銷售、技術咨詢等個性化、智慧化服務30多場(次),大力推動農資銷售和農技指導線上線下融合服務精準到戶。
面對由農業社會化服務興起煥發出的勃勃生機,李慧明表示,將全力打造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服務聯合體,大力推動農業生產托管,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記者 楊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