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4-09-13
張海清
無論怎樣的遇見,皆是應當,絕非偶然。我自珍惜,心存感恩。
謝謝,遇見了你們。
我的啟蒙老師有兩位,小學同村的常有金和常素鳳老師。因為都姓常,為區別開來,我們私底下喊他們“男常老師”和“女常老師”,時間久了,他們也默認了。
男常老師很嚴厲,卻很有智慧。下雨天的體育課,老師會拿一本《故事會》,給我們念故事聽。一本《故事會》念了好幾遍膩了,男常老師就自編小故事。有一則至今記憶猶新:某村有個自作聰明的婆姨,去供銷社打醋,回來一路上笑瞇瞇的,鄰居問她笑啥哩,她故作神秘地說:“二八一十八,給了外狼不吃的一十七!”哈哈哈,她笑,鄰居也笑,我們在下面也笑得東倒西歪,笑過之后,男常老師一本正經地說:“算術要學好嘍,學不好就是這個愣婆姨!”
女常老師是很有氣質,而且她能用左手寫出漂亮的板書,方正娟秀的字,白色輔助紅色黃色,再畫上曲線箭頭等各種符號,看著那板書簡直是一種樂趣,我們常常舍不得擦黑板。難忘的是,我有一次因帶病堅持上課得到表揚,女常老師獎勵了我一本課外書《誰的腳印》,這是一本情節曲折的童話書,至今那藍色的書皮和奇妙的文字還銘刻在心。
我的初中生涯是在縣城二中度過的,周桂元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周老師衣著儉樸,常年穿深藍色勞動布上衣,瞇著一只眼睛,嘴里叼著長長的旱煙煙鍋,一進教室先讓我們預習課文,自己先點上一鍋,抽完一鍋,在腳跟上輕輕一磕煙灰,開始上課。同學們那時都很淘氣,見周老師不打不罵的,便開始“犯上作亂”,一學期下來,我們76班竟然成了全年級最搗蛋的班,周老師急眼了,在講桌上把他的煙鍋重重一磕,咬著牙說:“從今天起,這個班主任,你們來當!輪流,一人一周!”同學們一個個嚇壞了,從此收斂了好多,周老師呢,又不緊不慢抽起了他的旱煙。
上高中的時候,我有幸遇到了李淑平老師。圓圓的臉,甜甜的笑,時髦的卷發,一顰一笑,皆有涵養。文言文是高中最頭疼的,李老師不厭其煩、逐字逐句地帶著我們翻譯,教給我們翻譯的方法和文言知識的積累。我那時是極認真的,按要求積累作者、實詞、虛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一年下來,竟有了厚厚三大本,成績也自然是不錯的。
紙短情長,寫下這些不夠華麗的文字時,心底是崇敬美好的。我親愛的老師,謝謝你們,出現在我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