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09-09 09:34:14
9月8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牢記領袖囑托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看晉中”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市積極主動采取有效措施,持續推動脫貧人口增收。從去年10月至今年6月,全市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0715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85.4%,超序時進度10個百分點,進度在全省排名第二。到7月底,完成11219元,完成目標任務的89.4%。根據目前進度分析,預計9月底能夠順利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產業賦能促增收。充分發揮晉中國家農高區引領作用,依托高粱、谷子、梨、生豬、肉牛、中藥材、藥茶等資源優勢和區域品牌,打造特色產業和特色品牌,以產業發展帶動脫貧人口增崗提質;在全市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中切塊1300萬元,以獎勵形式對全市脫貧人口規模較大的4個重點幫扶縣,傾斜打造2至3個示范點,帶動脫貧人口持續穩定增收;將已實現的5000萬元光伏收益分配到村4500萬元以上,重點用于擴大脫貧戶和監測對象公益崗位規模,以光伏收益拓崗增收;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用,通過土地流轉、土地托管、務工就業、收益分紅等途徑,增加經營性和工資性收入。
就業賦力促增收。積極開展農民務工就業促進“春風行動”、技能培訓“提質行動”、項目建設“惠農行動”、服務保障“專項行動”、就近創業“服務行動”等“五大行動”,通過企業幫扶就業一批、市政項目就業一批、涉農項目就業一批、公益崗位就業一批、農村產業就業一批、勞務安排就業一批、“愛心”崗位就業一批等“七個一批”措施,大力推動脫貧勞動力就業增收。截至6月底,全市脫貧勞動力務工人數達9.8萬人,比去年增加近3000人,增長3%。其中,省外務工人數達1.4萬人,比去年增加1800余人,增長15%。
保障賦給促增收。保持過渡期內社會救助兜底政策穩定性,穩步提高農村低保標準和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平均標準。上半年,全市農村低保標準由2021年的5335元調整為5695元。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全市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11個縣(區、市)從2022年7月起,農村低保再次提標,全部調整為6200元/人/年,對增加脫貧人口轉移性收入起到了巨大的支撐作用。同時,特殊困難對象按照不低于低保標準的5%至10%的比例提高救助水平,集中供養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按不低于低保標準的1.3倍提標。
消費賦質促增收。繼續落實“五進九銷”措施,積極組織承擔“五進”任務的單位食堂、內部商超與脫貧地區建立長期定向采購合作機制,持續做好政府采購脫貧地區農副產品工作。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幫扶單位、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幫扶包銷農特產品。截至6月底,全市消費幫扶金額已達3.09億元。同時,繼續實施“愛心消費券”政策,針對疫情、災情影響,省市縣三級財政按比例出資,向特困人員、未消除風險監測對象等困難群眾發放每人1500元的“愛心消費券”,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金融賦金促增收。用好用足扶貧再貸款展期政策,最長延至2025年底;加大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支持力度,精準用于發展生產經營;落實主責銀行分片包干責任制,確保有產業發展意愿和資金需求且符合貸款條件的脫貧戶和邊緣易致貧戶應貸盡貸;推動重點幫扶縣和整體推進縣農業保險“提標、擴面、增品”,擴大農產品價格險、災害險的覆蓋面,在合同約定范圍內,對因病、因災、因意外事件出現大額支出,分情況進行階梯式補償。
記者 馮靜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