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09-01 09:11:50
2021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談到“敬畏歷史 敬畏文化 敬畏生態”: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他強調,要堅持正確政績觀,慎重決策,慎重用權。在今年年初考察平遙古城時,總書記再談“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他強調,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不僅屬于我們這一代人,也屬于子孫萬代,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兩次強調,兩次囑托,凝結著總書記對山西、對晉中、對廣大黨員干部的殷切期望和諄諄教誨。“敬畏歷史 敬畏文化 敬畏生態”的要求,既蘊含著對歷史規律、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的深刻思考,又極具現實針對性和指導性。當前,在全市上下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之際,市發展改革委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在深學細悟中牢記領袖囑托,用實際行動踐行“敬畏歷史 敬畏文化 敬畏生態”,著力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見效。
敬畏歷史,我們不斷探尋百年黨史風雨歷程中的前行力量
百年黨史,波瀾壯闊。一直以來,市發展改革委將黨史學習教育貫穿始終,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前行的動力。我們深刻地學習到:共產黨的一百年,就是在苦難中鑄就輝煌,探索中收獲成功,失誤后撥亂反正,奮斗后贏得未來的一百年。我們深刻地體會到:黨的精神、黨的理想、黨的信念從成立之日至今,從未斷流。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牢記“國之大者”,弘揚建黨精神,是每一名發改干部都應牢記于心、根植于魂、常抓不懈的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安身立命的根本,將理論學習作為人生的“必修課”、堅定理想信念的“壓艙石”、涵養精氣神的“活水池”、干事創業的“催化劑”。我們必須要堅定不移做到忠誠核心、維護核心、緊跟核心、捍衛核心,更加深入領會“兩個確立”深刻內涵,更加科學把握“兩個確立”決定性意義,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自覺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觀察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汲取強大信仰力量,以深厚的理論素養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在一次次黨性錘煉、精神洗禮中擦亮忠誠的政治底色。
敬畏文化,我們努力書寫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未來篇章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文化自信,明確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可以說,發展好文化旅游產業,是我們守住先進文化之根、傳承優秀文化之魂、增強文化自信的具體舉措。我們以項目謀劃打造文旅產業發展新格局,高質量謀劃2023—2035年度五大類17個行業共計810個項目,排名全省第二,總投資達14092億元,排名全省第一。其中,文旅項目36個,總投資達687.2億元。我們以爭資上項助力文旅產業再上新臺階,以申請專項債券為抓手,為祁縣昭馀文化廣場、桐峪1941博物館兩個項目爭取專項債券2.26億元,為全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敬畏生態,我們奮力譜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華美樂章
生態興則文明興。黃河浩蕩,九曲連環,是全世界治理難度最大的河流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生態文明建設全局,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保護是前提,要有始有終、鍥而不舍抓好黃河生態保護工作。”從2021年起,市發展改革委全面對接落實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和《山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的目標任務,按照國、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求,高質量編制完成了《晉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區域規劃》,提出了實施“四水同治”,實現“五城共建”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全年爭取到中央補助資金2.04億元,居全省第一位。
生態保護,項目先行。我市在全省率先啟動了汾河中游“1+6”千里水系生態保護與治理項目規劃謀劃工作,堅持以流域系統治理為目標,以水資源、水環境為主攻方向,以重大項目為支撐,以“1221”戰略舉措為牽引,力爭通過5年的綜合治理,將我市汾河中游打造成為國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標桿、全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創新示范區。高質量謀劃了總投資約148億元的84個重點項目,以項目建設還原生態本色,以汾河盛景帶動經濟騰飛。目前,祁縣昌源河、烏馬河生態治理修復工程及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區平遙段、祁縣段等一系列重大項目正在全面推進,“兩山”理論已然在晉中大地生根發芽,也必將成長為帶動全市經濟綠色、高效、協調發展的參天大樹。
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內涵貫通,邏輯一致,既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準則。市發展改革委全體干部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學習歷史知識,厚植文化底蘊,強化生態觀念,全方位高質量推動新時代發展改革工作,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順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