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晉中日報時間:2022-08-13 09:09:38
虎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平遙古城考察調研時指出:“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統籌好旅游發展、特色經營、古城保護,筑牢文物安全底線,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近期,晉中市委組織了踐行“敬畏歷史 敬畏文化 敬畏生態”座談會。通過深入學習體悟,我深刻認識到“敬畏歷史 敬畏文化 敬畏生態”既蘊含著對歷史規律、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的思考,又極具現實針對性和指導性,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文物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敬畏歷史,就是要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厚植文化底蘊,在文物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要牢固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理念,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洞悉文化資源稟賦,補足歷史人文素養之鈣,著力做好文旅、文創、文藝融合文章,讓文物具象化、活起來。一是推動“文旅+基礎設施”融合發展。將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產業,建設以綿山、張壁古堡等景區為龍頭,后土廟、城隍廟、祆神樓等老城文物為呼應,專線沿途南莊、龍鳳等古村為紐帶的全域旅游大框架,讓游客感受介休特色文化底蘊。二是推動“文旅+特色服務”融合發展。依托豐富的山光水色、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資源,實施旅游開發工程,緊扣“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運用“旅游+”思路,開拓一批觀光采摘、古堡民宿、非遺體驗等旅游產品,更好地滿足游客多樣性需求,形成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大旅游發展格局。三是推動“文旅+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結合全省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抓住全國13個、全省唯一的農村綜合改革試點機遇,將5個試點村打造成集特色農業、民俗文化、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文旅品牌,形成文化引領鄉村振興的良好態勢。
敬畏文化,就是要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發展階段,尤其要做好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一是保護好文物。全力保護我市111處文保單位和458處不可移動文物,足額保障文保經費,分年度、分批次實施文物保護修繕,重點推進總投資388萬元的文物數字化保護平臺建設,加快觀音堂、奎星閣、真武廟、河神廟等8處文保單位修繕,實施17個傳統古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工程,對全市低級別文物單位和石刻類文物進行全面普查,編撰好《三晉石刻介休卷》。同時,研究成立文物保護基金會,配套相關鼓勵政策,引導更多社會力量進入文物保護領域。二是傳承好文化。實施文化強市,深入挖掘以綿山為代表的忠孝文化、以北辛武冀家為代表的晉商文化、以張壁古堡為代表的軍事文化、以張蘭古玩城為代表的古玩文化、以虹霽寺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后土廟為代表的道教文化、琉璃文化等傳統文化內涵。今年,將投資320萬元建設非遺展示館,重點抓好2項國家級(琉璃燒造技藝、清明寒食習俗)、3項省級(“大生堂”孔氏醫術、洪山“全料香”制作工藝、介子推傳說)、14項晉中市級、55項縣級非遺項目傳承發展和宣傳推廣,讓介休的非遺文化在保護中傳承、在活化中振興。三是發展好文旅。探索成立文旅產業投資集團,搭建文旅產業融資平臺,高標準編制文旅產業發展規劃,建立文旅產業項目庫。實施旅游精品工程,重點推進三佳集團破產重整,加快綿山5A級景區提檔升級和張壁古堡5A、虹霽寺4A景區創建步伐,讓旅游龍頭真正強起來。同時,實施全域旅游工程,將我市境內旅游景區與后土廟、祆神樓、歷史文化名村、傳統古村落等串聯成線、綿延成面,精心設計國保一日游、鄉村觀光游等旅游線路,讓旅游環線真正動起來。
敬畏生態,就是要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綠色發展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不能把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割裂開來,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一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傳統優勢產業緊抓轉型綜改、能源革命和千萬噸焦化產業集聚區等政策機遇,千方百計釋放產能,持續做大經濟總量盤子。戰略性新興產業要聚焦補鏈延鏈強鏈,推動成鏈集群發展,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新基建方面集中發力,實現全市產業騰籠換鳥、轉型升級式飛躍。二是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聚焦“藍天常駐”,實施焦化、鋼鐵等重點行業減污降碳行動,空氣質量實現爭先進位;聚焦“綠水長清”,推動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農村生活污水全收集處理、汾河流域超標排污口全清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全達標;聚焦“黃土復凈”,狠抓農業面源、涉重金屬污染排查整治,規范煤矸石、危險廢物、垃圾填埋場管理,加大污染企業搬遷退出力度。三是加快“一山一泉三河三帶”生態治理。實施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區介休段生態治理和龍鳳河、磁窯河介休段生態修復工程,啟動綿山山體修復二期工程,持續推進洪山泉域保護,高標準打造汾河生態景觀帶、綿張旅游風光帶、天峻山旅游觀光帶,讓定陽大地重現秀美風光。四是扎實推進“雙碳”工作。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在不折不扣落實好總書記煤炭保供穩價指示要求的基礎上,加快推動傳統煤焦行業“上大壓小、產能置換、淘汰落后、先立后破”和技術改造,特別是加快推進5萬戶、480萬平方米的清潔取暖改造任務,加大散煤管控清零力度,讓農村徹底告別散煤污染,真正把介休打造為宜居宜業宜旅美麗幸福城市。